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储能电芯市场供需失衡:“一芯难求” 态势持续,紧缺或延至 2026 年下半年

来源:碳索储能网整理 发布时间:2025-10-10 13:26:02
分享

2025 年,全球储能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而作为储能系统核心部件的储能电芯,正陷入 “一芯难求” 的紧张局面,市场供不应求的态势愈发显著,不仅影响着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节奏,也为行业未来的产能布局与技术迭代提出了新的挑战。​

从市场整体供需格局来看,储能电芯的需求端呈现出超预期增长的态势,而供给端的产能释放却相对有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据《证券日报》报道,当前国内储能电芯企业的订单已排至明年,“一芯难求” 成为行业内的普遍现象。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国内与海外储能需求的双重爆发。​

在国内市场,新能源的全面入市使得峰谷电价差不断拉大,储能项目的商业价值日益凸显,进而推动国内储能需求超预期增长。数据显示,2025 年前 8 个月,国内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 75.9GWh,同比增长 42%;同期,储能 EPC 招标规模也达到 116GWh,同比增长约 40%。无论是装机规模还是招标规模,都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充分反映出国内市场对储能电芯的强劲需求。​

在海外市场,储能需求同样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趋势。2025 年 1-6 月,中国企业新签的海外储能订单数量达到 199 个,总规模超过 160GWh,同比大幅增长 220.28%。海外市场的旺盛需求,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储能电芯市场的供需紧张局面,也为国内储能电芯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市场机遇,但同时也对企业的产能供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需求端的火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储能电芯供给端的产能释放速度相对滞后。东吴证券研报预测,2025 年全球储能电池需求将达到 521GWh,同比增长 60%。然而,在需求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储能电芯的产能释放却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导致全行业产能利用率高达 80% 至 90%,一二线储能电芯企业更是持续处于满产状态。这种供需之间的巨大差距,使得储能电芯市场的紧缺状况难以在短期内得到缓解,研报预计,储能电芯紧缺的态势将持续至 2026 年下半年。​

更为严峻的是,结构性短缺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储能电芯市场的供需矛盾。不同规格的储能电芯在市场中的供需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其中,314Ah 大容量电芯和 100Ah 电芯的短缺问题尤为突出。​

314Ah 大容量电芯凭借其在储能项目中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优的成本效益,成为 2025 年新招标项目及海外供应的主力军,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产品。但由于众多客户为保障自身项目的顺利推进,提前锁定了大量 314Ah 大容量电芯的产能,导致部分储能电芯企业的该规格产品产能已被完全占用,无法再接收新的订单,市场上 314Ah 大容量电芯的供应缺口不断扩大。​

100Ah 电芯同样面临着供不应求的局面,价格也随之持续上扬。一方面,海外户储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使得 100Ah 电芯在海外市场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国内储能项目的抢装潮以及部分企业对产能分配的调整,进一步减少了 100Ah 电芯在市场中的有效供给。多重因素的叠加,使得 100Ah 电芯的供需失衡问题日益严重,价格的持续上涨也给下游储能系统集成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成本压力。​

面对当前储能电芯市场供不应求的严峻形势,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上游原材料企业加快产能扩张,以保障储能电芯生产所需原材料的稳定供应;中游储能电芯企业则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生产效率,同时积极布局新的产能,以缓解产能紧张的局面;下游储能系统集成企业则通过与电芯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提前锁定产能等方式,保障自身项目的电芯供应。​

从长期来看,随着储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新产能的逐步释放以及市场供需关系的逐步调整,储能电芯市场的供需紧张局面有望得到缓解。但在短期内,受需求持续增长、产能释放滞后以及结构性短缺等因素的影响,储能电芯 “一芯难求” 的态势仍将持续,行业内企业需要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通过技术创新、产能优化以及供应链管理等多种手段,共同推动储能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1010/50009866.html

责任编辑:cao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