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从赛场到车间:新型储能技术重塑电力保障新格局

来源:碳索储能网整理 发布时间:2025-11-25 20:33:50
分享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上,主火炬塔燃起的“科技之火”惊艳全场——这套由电光水雾系统模拟的火炬,不仅以科技感诠释了绿色理念,更背后藏着一项电力保障领域的重大突破:全球首创的“高可靠市电+新型储能在线”电力系统,首次在大型赛事中担当主供角色,为重大活动保电开辟了全新路径。

11月9日,当主火炬被点燃的那一刻,支撑这一视觉盛宴的电力系统已悄然完成一次行业革新。据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十五运会开幕式表演保电专班副组长顾衍璋介绍,以往大型赛事保电主要依赖柴油发电机,不仅排放量大,响应速度也难以满足精密需求。而此次启用的“市电+储能”模式,不仅实现了零排放,应急响应速度更达到毫秒级,彻底解决了传统保电的痛点。

这套被称为“城市电网+超级充电宝”的多保险系统,其核心支撑是广州供电局在广东奥体中心旁搭建的新型储能电站。为确保万无一失,南方电网构建了“三道防线”保障体系:4条专属供电线路构成“主心骨”,新型储能系统实现毫秒级“瞬间响应”,UPS不间断电源作为应急备份兜底,三重保险让开幕式用电全程零中断、零闪动。这一方案在国新办10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被特别提及,成为重大活动新技术应用的典型场景。

储能技术的价值,早已突破赛场的边界,在高端制造业中绽放异彩。在广州中新知识城一家半导体公司的洁净车间里,传送机械臂以毫米级精度运转,中控室屏幕上的电压曲线始终稳定在标准区间。“高端半导体制造对电能质量要求苛刻,电压哪怕仅下降5%,都可能导致整条芯片生产线停摆。”该公司负责人坦言,电网遭遇雷击、外力破坏时可能出现的电压扰动,曾是生产中的重大隐患。而“市电+储能”系统的引入,如同为精密设备装上了“稳压器”,能精准应对此类“电力晃悠”,成为不可或缺的“电能保镖”。

除了保障生产安全,储能系统还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通过利用峰谷电价差,企业可实现电费节流;参与需求响应、降低容量电费等方式,更让储能设备开辟出多元收入渠道,创造多重商业价值。

技术创新仍在持续推进。广州供电局目前正着力研发小型化、可移动化的储能系统。未来,这些储能设备不仅能成为抢险救灾中的“应急电源站”,还能为露营、市集等临时场景提供可靠电力,让“电力超级充电宝”走进更多日常生活场景。

“也许下次社区活动的灯光,就来自我们的‘移动储能盒’。”顾衍璋的话道出了储能技术的发展方向。从重大赛事到高端车间,从应急保障到日常服务,新型储能技术正悄然改变着电力保障的模样,让“可靠电能”真正实现人人可及、人人可享。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1125/50013408.html

责任编辑:caoyang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