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国储能出海热潮:订单激增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碳索储能网整理 发布时间:2025-10-11 08:52:55
分享

近年来,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中国储能产业迎来了出海热潮,企业海外订单量大幅增长,在国际储能市场中的影响力持续攀升,成为全球储能领域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

一、储能出海热潮:订单规模持续刷新纪录​

2025 年成为中国储能企业出海的 “爆发之年”,海外市场订单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从全年数据来看,1-8 月中国储能企业已成功斩获海外订单超 250 个,总规模高达 188GWh,这一数据不仅体现了海外市场对中国储能产品的高度认可,更彰显了中国储能产业的强劲竞争力。进入 9 月后,订单签约势头依旧不减,单月中国企业斩获的海外储能订单规模便突破 27GWh,持续刷新行业纪录,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全球储能订单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二、热潮动因: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双轮驱动​

中国储能出海热潮的兴起,并非偶然,而是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为储能企业出海提供了强劲动力。​

在政策层面,国内外政策形成合力,为储能产业发展与出海保驾护航。国内方面,2025 年 9 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 年)》,明确设定 2027 年实现 180GW 的储能装机目标。这一政策不仅为国内储能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更通过政策引导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与产能提升,有效增强了中国储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海外方面,部分地区也出台了利好政策刺激储能市场需求,例如澳大利亚于 2025 年 7 月启动总额为 23 亿澳元的官方补贴计划,重点支持家庭安装用户侧储能系统,直接拉动了当地对储能产品的需求,为中国储能企业开拓澳大利亚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市场需求层面,全球能源转型进程的加速,使得各国对储能的需求大幅增长。欧洲地区为实现 “碳中和” 目标,对储能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2025 年储能装机量预计达 26GWh,同比增长 26%,成为全球储能需求的重要市场之一;中东地区凭借丰富的油气资源与积极的政策支持,储能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在建储能项目合计超 75GWh,市场潜力巨大;此外,智利、印度等新兴市场,受自身能源结构特点与能源转型需求影响,对储能产品的需求也十分旺盛,为中国储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空间。​

三、企业标杆:头部企业引领出海浪潮​

在储能出海热潮中,中国头部储能企业凭借技术优势、产能规模与品牌影响力,成为出海浪潮的引领者,在海外市场取得了亮眼成果。​

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在储能业务领域同样表现突出,其储能业务已覆盖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市场布局广泛。2025 年上半年,宁德时代成功拿下阿联酋 19GWh 储能订单,这一订单不仅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储能订单,更刷新了行业纪录,充分展现了宁德时代在全球储能市场的顶尖实力。​

阳光电源作为专业储能系统集成商的代表,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中也成绩斐然。公司在沙特、英国等国家接连签下超 12GWh 的储能项目,同时其逆变器产品凭借卓越的性能,全球市占率超 30%,为海外储能项目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成为中国储能技术走向世界的重要名片。​

专注于便携式储能与户用储能领域的派能科技,同样在海外市场收获颇丰。2025 年上半年,派能科技海外订单同比增长 80%,市场需求持续攀升。随着订单量的增长,公司在荷兰、日本等地的技术服务岗位需求也随之激增,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储能技术服务的全球化布局。​

四、机遇与挑战并存:储能出海的双面图景​

中国储能企业出海,在带来多重积极影响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双面图景。​

从积极影响来看,首先,中国储能企业出海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储能市场的话语权,使中国在全球储能产业标准制定、技术创新方向等方面拥有更多主动权;其次,出海过程中,中国储能技术和标准伴随产品与项目输出走向世界,推动全球储能产业朝着更规范、高效的方向发展;最后,储能出海带动了国内储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发展,从原材料供应到设备制造,再到技术服务,形成了完整的产业联动效应,同时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为国内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在面临的挑战方面,首先,订单量的激增导致企业产能紧张,如何加快扩产步伐、保障订单及时交付,成为众多储能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其次,人才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具备 “技术 + 合规 + 本地化” 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部分企业即便开出高薪,也难以招到合适人才,这一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海外业务的拓展与本地化运营;此外,部分企业为争夺海外订单,存在低价竞争现象,这种无序竞争不仅会压缩企业利润空间,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还可能损害中国储能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形象,对整个行业的长期发展不利。​

总体而言,中国储能出海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未来,随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产能布局的优化以及行业竞争秩序的规范,中国储能产业有望在海外市场实现更可持续、更高质量的发展,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更多中国力量。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1011/50009899.html

责任编辑:cao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