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4月江苏最新分时电价政策落地后,10月浙江、冀北相继抛出电价调整方案,给了几地工商业储能重重一击。
浙江将夏冬高峰时段收缩、全年午间低谷延长至3 小时,直接压缩充放电盈利窗口;冀北则是春秋两季(2 月- 5 月、9 月 - 10 月)无法实现两次峰谷充放电。
分时电价的调整最直接的影响是,几地工商储收益下降超30%。
在394号文之前,工商储的竞争虽然异常激烈,但收益确有保证,其中峰谷价差逃离占据收益的绝大部分。得益于各地分时电价峰谷价差拉大、电价时段的调整,储能具备两充两放的空间,加上工商储设备价格的大幅下滑,大幅缩短了工商业储能项目的投资回报周期。
随着浙江、江苏等工商储装机大省相继调整分时电价差,过去的“两充两放”下巨大的峰谷价差收益骤降,最为关键的是分时电价新政不仅调整了电价和时段,而且重构了分布式光伏和储能项目的收益模型,工商储纯靠峰谷套利的模式渐渐失效,原本的投资逻辑也开始“崩塌”。
如今分时电价“一记重拳”下来,让工商储单纯依靠峰谷价差套利的收益单一性致命问题暴露无遗,却也让市场份额争夺战愈演愈烈。
这一次通过智慧运营增加收益类型,出海来攫取更高毛利正脱颖而出,成为引爆工商储新周期的主导要素。
工商储遭受“重击”
国内工商业储能的崛起,其背后的逻辑一方面是分布式光伏消纳带来的分布式工商业储能的红利,另一方面也就是最重要的是全国多地丰厚的峰谷电价差带来的大额套利收益。
另一方面,近年来工商业储能设备价格的快速下降带来的装机量的快速增长。
2023年,彼时工商业储能系统价格还高高在上,能达到1.5元/Wh,甚至有企业在1.8元/Wh,这一方面是当时主攻工商业储能的企业很少,基本属于卖方市场,业主方对于工商业储能的应用、场景以及收益等诸多问题还不明晰,市场接受高价格产品。
但随着入局者众多,工商业储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技术的逐步进化也带动了系统价格在2024年从年初的1元/Wh下滑到年底的不足0.6元/Wh,再到2025年众多企业喊出低于0.5元/Wh的震撼价。
但这一切随着新能源全面入市后,分时电价差的调整,工商业储能的盈利逻辑已经完全被“颠覆”。
据高工储能从市场获得信息显示,有江苏的工商储项目,按照分时电价政策调整前来测算,整个项目的全投资收益率可以超过15%,投资回报期5年到6年之间,但在分时电价政策调整完之后,整个项目的全投资收益率下降到了5%,项目的回收期从5.33年变成了10.96年。
事实上,这种情况已经不仅不是个例,分时电价政策调整导致的项目收益腰斩现在正成为整个工商业储能行业的普遍现象。
此外,一方面,收益率倍数级下跌,大批投资方开始收紧工商储投资,有投资方甚至表示目前会暂时停止在分时电价调整的地方投资,转向其它峰谷价差尚可保障的趋于。
而另一方面,工商储硬件价格依旧未能止跌,大批此前在大储领域叱咤风云的巨头不断加码工商业储能赛道,开始蚕食大部分市场份额,中小工商业储能企业智能举起价格屠刀,价格内卷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最低价格已经步入了0.4元/Wh时代。
如何在重重的不确定性之下,用技术产品的创新、新的盈利模型的构建来战胜不确定性已经成为产业链企业关注的焦点。
在新能安产品营销经理邱点兵看来,“工商业储能并不是一个越来越卷的市场,而是一个真实需求未被满足的市场。”
他表示,市场真正需要的是“稳态+敏态”软硬件双核驱动的储能设备,“稳态”就是让储能设备长期安全稳定运行达15年以上,“敏态”则是拥有动态收益模式,能够实现峰谷套利、需量管理、需求侧响应、虚拟电厂能量时移等动态协同。
天正电气方面也表示,电气器件是储能系统安全的基石,需以安全为先,避免因低价选择牺牲可靠性,行业应该关注技术参数而非成本,选择高安全余量产品,保障储能系统长期稳定运行。天正能提供从元器件到集成设备一站式解决方案,赋能储能系统更安全更高效。
多元收益矩阵参与储能“后市场”
高工储能也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工商业储能系统集成企业在政策的引导下开始选择放弃单纯依靠峰谷价差套利的收益模型,意图构建起包含峰谷套利、需量管理、调频服务、虚拟电厂等多核收益模型,同时进入工商储运营端,从而攫取丰厚的利润。
精控能源营销总监穆建春此前告诉高工储能,峰谷电价差政策的变化,长期来看是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的。也是为了更深层次或者更广度的电力市场化交易在做一些提前的铺垫。短期的阵痛是避免不了的,必须要扛过这个周期。
盛弘股份工商业行业总监魏超在接受高工储能专访时表示,从长期来讲,工商储仅仅依托分时电价来作为长期的收益不是一个长久之计。核心来讲,最终还是整个的针对虚拟电厂,针对用户侧响应需量管理等更深度的更价值化。这也是工商业储能未来发展的更长期的路线。
阳光电源此前推出的PowerStack 510CS则通过“更优时长,自由选”、“更优组合,省成本”和“更优RTE,更多充放电”的三优设计和智慧化管理来应对分时电价波动,通过更优的峰电覆盖,减少需量电费,以此提高长期收益。
此外,伴随着电力市场现货交易的展开,工商业储能收益将从目前占绝对主导的峰谷套利向着需求响应、现货交易、辅助服务等扩展,参与运营无疑是这一探索的重要基础。
弘正储能董事长封安华在接受高工储能采访时就表示,未来整个工商业的格局,一定是从今天的卷价格到卷你的能力,尤其是随着电力市场化的推进,对系统能力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会非常的高。所以运营未来是一个行业的塔尖。
轻舟能科此前推出 “储能宝” 模式,通过标准化流程降低作业成本,再凭借数字化能力提升整体项目运营效率,为收益稳定性提供保障。
优旦科技以“更安全、更赚钱”为核心的创新路径——构建工商业储能“硬件+数据+应用”端云一体产品矩阵,助力“3S”深度融合与相互赋能。推动工商业储能向更安全、高效、经济的方向发展。
海外工商储蓝海征程
在构建多元收益矩阵,直至参与到储能后市场的运营端之外,海外工商储蓝海市场也是众多工商储产业链企业瞄准的目标。
高工产研储能研究所(GGII)预计2025年海外工商储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增速将在100%以上。
欧洲、澳洲、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工商储正呈现出勃勃生机。
据相关报告显示,2025 年欧洲储能新增规模预计可达 3.6GWh,同比增速超 60%。在补贴政策以及动态电价机制等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动下,欧洲工商业储能的内部收益率(IRR)有望攀升至 15% 以上,投资回收期也大幅缩短至 3-4 年。
此前的11月12日,东方日升与欧洲客户 ES Integrations BV 签订百台iCon工商业储能订单,助力比利时地区实现能源结构优化与清洁能源转型。
据东方日升方面表示,2025年上半年,工商业储能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74%。
远东储能在9月与泰国本土分销商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户用储能与工商业储能领域开展深度协作,共同推动储能产品在泰国市场的落地与应用。
近日,派能科技为欧洲某钢铁厂打造的1MWh工商储项目也顺利投运。派能科技A1000-OMNI集装箱式储能系统采用六簇电池架构,通过智能BMS控制,结合从芯到舱的全方位安全设计,实现充放高效、热管理精准与消防多重防护,全面满足钢铁生产对电能质量与运行安全的严苛需求。
此前的7月,亿兰科集中出货海外PCS近400台 ,囊括Monet系列125kW AC模块、50kW AC模块、STS模块等产品,为亿兰科工商储集成商客户配套使用。
此外,据高工储能调研了解,工商业储能已经成为众多中国企业布局澳洲的新重心。高工储能也在All Energy 2025展现场看到,8成以上的中国企业都展出了工商储解决方案。
精控能源针对日益凸显的澳洲工商业储能需求和市场特点,着重推出OmniCube-L233与PotisFlexi-L261x储能系统解决方案。该方案采用高度集成化设计,可满足商业综合体、工业园区、光储充电站及离网地区等多场景应用需求,从日常储能到长时储能,为全球客户提供完善的系统解决方案。
海博思创2024年10月也与澳大利亚能源集团Tesseract达成战略合作。瞄准澳大利亚的大型储能和工商业储能项目,合作项目规模近1GWh。
不管是多远收益的重构还是参与储能后市场,亦或是掘金于海外工商业储能的爆发,这都意味着,中长期来看,工商业储能仍有着巨大的增量和想象空间。
2025年12月9-11日,2025高工储能年会将在深圳机场凯悦酒店举办。此次会议设置9大主题专场,其中远东电池冠名的工商业储能专场将重点关注多元化收益下的工商储新机遇,届时远东电池、弘正储能、亿兰科、派能科技、轻舟能科、优旦科技、天正电气和阳光电源将带来重磅演讲,就工商业储能收益多元、AI运营和出海等进行深层次探讨。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1123/5001321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