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攀枝花依托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持续推进产业绿色转型与结构优化,已建成全球最大的钒制品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钛原料基地,形成从采选冶到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2023年,全市钒钛产业产值达521亿元,首次超越钢铁产业;2024年产值增至589.7亿元,同比增长12.7%,产业呈现稳定向上态势。
在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方面,攀枝花已形成年产五氧化二钒4.8万吨、钛白粉63万吨、海绵钛6万吨的综合产能。近年来,当地先后建成国家钒钛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40余个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推动关键工艺突破,扭转了高品质氯化法钛白粉原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在绿色转型方面,攀枝花加快布局钒钛新材料与储能产业。今年,全省规模最大的全钒液流储能电站——国家电投集团四川攀枝花100MW/500MWh全钒液流储能电站一期项目正式并网。该项目每年可提升新能源发电利用率约6.64个百分点,多消纳绿电2125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约1.35万吨,为区域能源结构优化提供重要支撑。

与此同时,总投资72亿元的安宁钛材6万吨能源级钛(合金)全产业链项目正加快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全球单体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的钛材工厂,为攀枝花建设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注入新动力。
攀枝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表示,当地正通过建圈强链、项目谋划与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钒钛产业由初级材料向中高端产品全面升级。预计到2030年,全市钒钛产业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基本建成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1104/500118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