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下午,浙江油田公司、肥城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中储国能公司三方在杭州共同签署先进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框架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三方本着企地协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共同推进浙江油田首个300兆瓦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落户泰安肥城。浙江油田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郭建设,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陈海生、肥城市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董振出席活动并见证签约。

郭建设对中科院、肥城市和中储国能给予浙江油田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郭建设表示,近年来,浙江油田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实施“双碳战略”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集团公司“油气热电氢”产业布局指导下和绿色转型“三步走”引领下,大力推动油气和新能源融合发展,通过实施“55611”发展战略,正加快实现浙江油田更高质量、更优路径发展。按照股份公司授权,中国石油在山东省新能源指标配置、项目建设及运营业务由浙江油田公司负责,希望以此次签约为契机,三方发挥各自优势,强强联合,共同谋划布局新型储能赛道,在先进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建设、国家重大专项成果转化、前沿科学技术交流、企地共建新质生产力等方面深入交流、深化合作,为山东泰安打造“储能之都”作出中国石油贡献。

陈海生对浙江油田给予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和中储国能的信任表示感谢。他指出,以盐穴压缩空气储能为代表的新型储能对实现新型电力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发挥着关键支撑作用,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动能。作为科研“国家队”,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是国内最早进行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究的科研机构,多年来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通过聚焦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规模效率提升和技术路线进步,实现了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众多突破,为推动实现压缩空气储能从示范到产业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与中国石油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合作前景,希望以中储国能产业化公司为平台,以肥城300兆瓦先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合作为载体,在产学研领域全方位合作,共同服务好支撑好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实现。
董振代表肥城市经济开发区对浙江油田投资300兆瓦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表示热烈欢迎。在介绍了泰安市千瓦级“储能之都”建设总体布局情况和重大创新策动后,董振表示,作为山东省绿色转型试点城市和全国最大的井矿盐生产基地,肥城市正在锚定盐穴储能这一新型储能产业的新兴赛道,期待中国石油集团加强在肥城市新型产业布局,共同创新合作模式,做好深度开发“新型储能”这篇“大文章”,为企地双方共同转型升级发展做出新探索。他表示,签约是合作共赢的良好开端,更是厚植情谊、深化合作的桥梁纽带。希望浙江油田、中储国能项目团队精心组织、科学调度,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肥城经开区将集合最优力量、集聚最优资源、集成最优服务,让大家在经开区创业更加安心、生活更为舒心、发展更有信心。

签约仪式上,肥城市经开区建设集团董事长张雷雷、浙江油田新能源事业部(新能源技术中心)党委书记郭鹏、中储国能公司总经理纪律分别代表三方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油田公司副总经济师,企管法规部、科技信息部、研究院、新能源事业部等单位的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参加了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后,新能源事业部将抓紧肥城地区压缩空气储能项目的开发,积极与地方政府开展对接,快速启动资源排查、技术攻关、预可研编制等前期工作,尽快取得项目备案,积极推动集团公司首个压缩空气储能项目的落地,为油田公司新能源业务注入新动能。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1027/5001104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