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柳新岩在2025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大会上表示要系统布局包括全固态电池在内的新一代电池研发工作,加速新技术的落地转化、产业化进程。
作为锂电正极材料龙头企业,当升科技(300073.SZ)早在多年前即敏锐意识到固态电池对塑造未来行业格局的重要影响,2016年就着手相关技术研发工作,如今已成长为该领域的行业翘楚。10月24日,当升科技在投资者交流会上介绍了其关于固态锂电材料最新的技术研发和商业应用进展情况。
为真正解决相关材料在固态电池产业化应用中面临的难题,最大程度发挥正极材料、固态电解质的性能优势,当升科技提出了“正极材料+电解质+界面层”组合方案,性能优异,效果显著,受到下游电池厂商、汽车企业的高度认可与评价。
首先,固态电解质是固态电池区别于液态电池的最大不同,也是固态电池能否发挥高能量密度性能的关键。当升科技在固态电解质领域布局全面,半固态、全固态均有涉及,硫化物、氧化物、卤化物等不同技术路线全方位涵盖。其中,针对固态锂电池固固界面问题,当升科技成功开发出高离子电导率、微纳米粒径可控调节、对湿度相对稳定的硫化物电解质、具有良好界面浸润性的氯碘复合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氯碘复合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是行业首次实现高离子电导率与高界面浸润性结合的产品,可将全固态锂电池实现高离子电导率所需的外界压力显著降低,搭配全固态电池专用正极材料及界面层,未来使用压力有望进一步降低。该技术突破为实现固态锂电池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可能。这一电解质产品与中科院技术团队发布在《自然》子刊的相关论文成果具有高度相似性,充分印证了当升科技方案的创新性与可行性。当升科技表示相关电解质产品已在头部客户进入批量验证阶段。同时,当升科技与碘化锂龙头博苑股份签署合作协议,将为氯碘复合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未来走向市场提供产业化能力保障。
其次,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领域,当升科技针对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采用多重设计,使其在固态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接近液态电池水平,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超400Wh/kg,远超当前液态电池能量密度。当升科技已成功开发出适配超高能量密度全固态电池富锂锰基材料,使得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到500Wh/kg,性能行业领先。当升科技富锂锰基材料已开始商业化应用,客户覆盖中韩欧美等全球头部锂电企业和车企,已实现十吨级出货,并进入稳步放量阶段。
除了正极材料、固态电解质,当升科技研究开发出在正极材料和固态电解质之间专用的全固态电池材料界面层,该界面层能够稳定正极材料、固态电解质的结构,有效降低界面阻抗,抑制正极材料和电解质之间的副反应,同时提供较好的离子传输通道,使得锂离子在固固界面间能够更顺畅地传输,从而大幅提升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和循环稳定性。当升科技“正极材料+电解质+界面层”一揽子技术方案,使得锂电正极材料各部分的性能得到最大发挥,同时避免了材料之间的不利反应,得到了下游广大客户的认可。目前,当升科技正在加快其全固态电池材料在头部厂商的验证、导入与放量。
固态锂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成为行业公认的下一代电池的主流技术路线之一。国家扶持政策陆续出台、电池厂商和汽车企业重金投入,都显示出固态锂电池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据行业机构预测,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飙升至614.1GWh,全固态电池的比例接近30%,固态正极材料、固态电解质的市场需求量将达到数十万吨,市场容量巨大,而以当升科技为代表的固态锂电材料龙头届时也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1027/5001102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