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浙江省杭州市:推动光伏、储能等参与现货市场及辅助服务市场活动

来源: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5-10-24 12:55:19
分享

10月23日,杭州市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市十二届政协四次会议116号提案的答复。

其中提到,2024年,杭州市新型储能装机53.87万千瓦。规上工业煤炭消费量745万吨(扣除原料用煤),较2020年下降21%。虚拟电厂接入用户侧储能项目220个,最大调节能力超15万千瓦。

下一步,杭州市发展改革委积极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推动分布式新能源就近消纳,重点发展光伏和新型储能,建设好钱塘嘉达渔光互补、建德林光互补等一批示范项目。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电网网架,提升新能源承载能力。大力发展虚拟电厂技术,聚合分布式储能、充电桩等灵活资源,推动光伏、储能等参与现货市场及辅助服务市场活动,促进源网荷储高效互动。

原文如下:

杭州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市十二届政协四次会议116号提案的答复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的提案围绕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绿色转型、科技创新与人才引育等方面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实践意义的建议,契合杭州作为能源消费大市和碳达峰试点城市的发展实际,对我市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针对您提出的建议,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经信局、市人力社保局、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等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主要有:

一、现有工作情况

杭州市坚持以绿色低碳为导向,全面推进能源高质量发展,2024年以来在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方面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稳步推进

2024年,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7.5%,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单位GDP能耗0.23吨标准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0.42吨标准煤/万元,均处于全省第一、全国领先水平。全年新增光伏并网容量138.6万千瓦,新型储能装机53.87万千瓦。规上工业煤炭消费量745万吨(扣除原料用煤),较2020年下降21%。虚拟电厂接入用户侧储能项目220个,最大调节能力超15万千瓦。

(二)绿色能源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印发生态圈8个方面25条年度工作要点,组织编制新一轮发展计划和产业政策,积极推动“能源+科技”创新融合、“设备更新与以旧换新”政策落地。2025年上半年,全市绿色能源产业呈现“规模稳步扩张、结构加速优化、创新持续突破”发展态势,绿色能源产业规上企业达76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528亿元,同比增长9.2%。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12家,推荐省级绿色工厂20家,零碳工厂、低碳园区等示范项目稳步推进。

(三)能源人才引育支撑持续强化

持续推进新能源领域博士后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新能源领域专家柔性引进,支持鼓励新能源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参加职称评审。2024年,我市新建新能源领域博士后工作站4家,招收新能源领域博士后39人,柔性引进3名新能源领域杭州“钱江特聘专家”,现已建有新能源领域博士后工作站22家,在站新能源领域博士后研究人员88人。101名能源领域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评审获得工程师职称,70人获评副高级工程师职称,3人获评正高级工程师职称,进一步加强我市新能源领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推动分布式新能源就近消纳,重点发展光伏和新型储能,建设好钱塘嘉达渔光互补、建德林光互补等一批示范项目。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电网网架,提升新能源承载能力。大力发展虚拟电厂技术,聚合分布式储能、充电桩等灵活资源,推动光伏、储能等参与现货市场及辅助服务市场活动,促进源网荷储高效互动。

二是强化绿色能源产业支持。谋划制定《制造业绿色化转型和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杭州市促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绿色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将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和制造业绿色低碳化转型作为重要内容写入课题。完善各项要素保障,专项资金支持绿色能源企业梯次培育、重大能源产业项目贴息、绿色能源替代及低碳园区建设,加强光伏、输变电重大能源项目用地保障。

三是加强能源人才引育与科技创新。完善新能源领域人才认定与激励政策,扩大博士后工作站规模,加强“钱江特聘专家”等高端人才引进。鼓励高校院所建设能源科技创新平台,支持能源科技企业参与能源行业标准制定,推动能源科技成果转化和集成应用。

感谢您对杭州市能源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能源处 周子杰

联系电话:0571-85251889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1024/50010941.html

责任编辑:caoyang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