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车德令哈源网荷储项目全容量并网!200 兆瓦 / 800 兆瓦时电化学储能系统投运

来源:碳索储能网整理 发布时间:2025-10-22 14:19:22
分享

2025 年国庆前夕,位于青海省海西州的戈壁之上,随着最后一台风力发电机组成功并入电网,中车德令哈 100 万千瓦源网荷储项目正式实现风、光、储全容量并网发电。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不仅标志着国家第二批新能源大基地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更意味着青海在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坚实且关键的一步。​

回溯项目历程,每一个节点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与汗水。今年 5 月,项目中 70 万千瓦光伏单元率先实现并网发电,为整个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而此次国庆前夕 30 万千瓦风电项目的成功并网,更是为祖国华诞献上了一份特殊的 “绿色贺礼”。至此,这个由中车四方所牵头实施,集 70 万千瓦光伏、30 万千瓦风电及 200 兆瓦 / 800 兆瓦时电化学储能系统于一体的大型新能源项目,正式全面进入运行阶段,开启了清洁能源供应的新篇章。​

在这片平均海拔较高、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土地上,项目的成功离不开硬核技术的支撑。本次并网的风电项目所采用的 48 台 6.25MW 风力发电机组,均为中国中车自主研制。这些 “大风车” 具备极强的高海拔适应性,能够从容应对高原缺氧、强风沙侵袭、低气压环境、强紫外线辐射以及低温严寒等一系列极端条件,始终保持安全、高效、稳定的运行状态。这不仅彰显了中车在高端风电装备领域卓越的自主研发与制造实力,更体现了我国新能源装备国产化水平的显著提升,为后续高海拔地区新能源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技术范本。​

项目的建设过程,更是一场与恶劣环境的艰苦较量。项目团队驻守在冷湖镇无人区,这里荒无人烟,自然条件极为严酷。高原缺氧让队员们时常感到头晕乏力,频繁的风沙天气给施工带来了巨大阻碍,短暂的施工窗口期更是让建设进度面临严峻考验,加之物资运输困难等多重挑战,每一步推进都充满了艰辛。但即便如此,项目团队始终坚守岗位,以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在青海省各级政府的统筹协调与国网青海电力公司的全力支持下,历时 379 天连续奋战,顺利完成了从基础施工到 330kV 升压站调试的全部建设任务,如期实现了全容量并网的目标。这份坚守与执着,正是新能源建设者们无私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

项目全容量投运后,其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样令人瞩目。据测算,该项目预计年均发电量约 23 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 70 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190 万吨。这意味着,在为当地及周边地区提供稳定清洁能源供应、缓解电力供需矛盾的同时,还能大幅降低传统化石能源使用带来的污染物排放,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推动 “双碳” 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项目的运行还将带动当地新能源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为海西州乃至青海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风光照耀下的海西州,如今又多了一抹 “绿色动力” 的亮色。中车海西州 100 万千瓦源网荷储项目的全容量并网发电,不仅是一个项目的成功,更是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它见证了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也为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这样的新能源项目在祖国大地落地生根,以清洁能源之光照亮高质量发展的前行之路。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1022/50010717.html

责任编辑:cao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