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国家能源集团第一!这份TOP-100榜单,揭示储能四大价值场景

来源:碳索储能 发布时间:2025-09-27 08:28:12
分享

2024年,我国绿证交易数量4.46亿个,同比增长3.64倍,参与绿证交易的消费主体约5.9万个,同比增长2.5倍。绿电购买市场的蓬勃发展,进一步带动了储能系统的应用与落地。

近日,“2024年度中国绿色电力(绿证)消费TOP100企业名录”由中电联、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内蒙古电力交易中心、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联合发布,这份榜单中,能源、高耗能、进出口、科技四大类企业集中上榜,清晰的揭示了未来储能价值释放的四大核心场景与技术升级方向。


绿电“刚需”转换后的储能崛起

目前,多省市已经明确了绿电消费占比,如广东省能源局明确2025年,高耗能企业绿电消费比例不低于35%。内蒙古规定,纳入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零碳园区建设的园区,以物理绿电消纳量为主实现不少于70%的绿电消费,绿电已经成为“刚需”。

绿电购买有两种方式,一是“绿电直连或参与绿电交易”,二是“常规用电+购买绿证”。前者适用于用电规模较大、且需长期稳定获取绿电的企业,比如钢铁行业、数据中心等。后者则适用于用电规模小、或当地绿电交易市场未开放等情况。对于有出口业务的企业来讲,“绿证”可用于出口市场中的碳足迹认证,购买需求较大。

不管哪种情况,绿电的上网过程都存在发电出力不稳定、供电时段与用电需求错配等问题,限制企业规模化消费。储能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新型电力系统的协同调度、绿电与储能的商业模式创新正是破局的关键方向储能系统需满足的不同场景需求与工作重点,也为技术的升级完善提供了方向。

碳索储能网总结了2024年度绿点购买的四类重点企业。


(一)能源企业:技术多元化破解亿千瓦级新能源并网难题

上榜代表企业: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能源央企稳居榜单前列,绿电消费规模均突破千万千瓦时。

作为能源转型的核心力量,能源企业一方面要到达“自身减排”既定目标,也承担着绿电规模化并网的行业责任。能源集团、电力集团、华能集团累计开发风光项目规模超过亿千瓦级,三家集团在储能装机级相关技术应用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截至 2025 年 3 月底,国家能源集团持续深耕新型储能研究与建设,旗下在运新型储能项目多达 132 项,总规模达 4934MW/10956MWh 。技术路线涵盖电化学、飞轮、熔盐储热及复合储能等。包括国内规模最大的煤电配置电化学储能项目(广东台山电厂储能项目);全球最大单体式飞轮项目(宁夏灵武电厂储能项目);我国首个“磷酸铁锂 + 钠离子 + 全钒液流 + 飞轮” 四维复合型智慧储能项目(山东蓬莱电厂储能项目)等。


(二)高耗能企业:保障生产稳定,降本增效甚至创收

上榜代表企业:宝武集团(钢铁)、万华化学(化工)、中国铝业(有色金属)等高耗能巨头均上榜,绿电消费占其总用电量的10%-20%。

高耗能企业用电成本占运营成本的30%以上,且面临严格的碳排放考核。购买绿电一方面可直接降低碳排放量,规避碳排放超标罚款;另一方面,绿电直连、绿证抵扣等政策能有效降低用电成本,并提升“绿色产品”的市场溢价能力。

储能核心功能需求

备用电源:高耗能企业生产流程(如钢铁冶炼、化工反应)对电力连续性要求极高,储能系统需具备毫秒级响应能力,在电网故障或绿电中断时立即补能,避免生产停滞造成的百万级损失。

峰谷套利:利用工商业峰谷电价差(部分地区峰谷价差达0.8元/千瓦时),在电价低谷时储存绿电,高峰时释放,进一步压缩用电成本。万华化学通过储能系统,年均节省电费超千万元。


(三)进出口企业:数智化确保合规履约

上榜代表企业:海尔智家、格力电器、富士康科技集团等,出口型企业绿电消费与出口订单规模高度挂钩。

欧盟碳关税(CBAM)、美国清洁能源法案等政策的落地,使“碳足迹透明”成为产品进入海外市场的“通行证”。购买可溯源绿电是企业证明产品低碳属性的最直接方式,能有效减少碳关税支出,避免绿色贸易壁垒。

储能核心功能需求

稳定供能:出口企业订单交付周期严格,需确保生产环节电力无中断。储能系统可平衡绿电供应波动,保障生产线持续运转,避免因电力问题延误订单交付。

能源溯源:与绿电交易平台、碳足迹核算系统联动,储能设备需记录“储电来源、放电用途”等数据,为产品碳足迹认证提供可追溯的能源使用凭证。


(四)科技企业:支撑绿色算力,稳定安全高响应

上榜代表企业:阿里云计算、腾讯科技、字节跳动等科技企业凭借数据中心的庞大用电量跻身榜单,部分企业承诺2030年前实现100%绿电消费。

数据中心年耗电量可达数十亿千瓦时,碳排放问题备受关注。购买绿电是科技企业践行ESG承诺、塑造绿色品牌形象的核心举措,同时能降低数据中心的“碳成本”,契合全球科技行业的低碳转型趋势。

储能核心功能需求

不间断供电(UPS):数据中心断电1秒即可造成数据丢失、业务中断,储能系统需具备“零中断”切换能力,作为核心备用电源保障算力稳定。

负荷调节:匹配数据中心“峰谷用电差异大”的特点,在夜间绿电充足时储电,白天用电高峰时放电,同时参与电网需求响应,获取额外收益。谷歌数据中心通过储能系统,绿电使用率提升至90%。

不同类型企业的绿电消费需求背后,都对应着储能的刚性功能诉求。随着绿电消费规模的持续扩大,储能技术将在“并网平滑、生产保障、合规支撑、算力稳定”四大场景中释放更大价值,成为企业从“买绿电”到“用好绿电”的关键支撑。

中国绿色电力消费TOP100企业名录2025:

图片来源:中国能源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927/50009473.html

责任编辑:cao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