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出货翻番!储能电芯需求暴涨,未来钠电会取代磷酸铁锂吗?

来源:碳索储能 发布时间:2025-09-25 08:51:06
分享

2023年,我国钠离子电池实际出货量仅为0.7GWh;2024年,跃升至约3.7GWh,同比增幅高达428%;2025年上半年,钠离子电池出货量已达3.5GWh,且增长势头强度不减。

作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新型储能技术之一,钠离子电池原材料储量丰富、易于提取、成本更低且高安全性更。近年来,宁德时代、海辰储能、欣旺达等龙头企业重点关注布局,钠离子电池技术不断突破、产能持续扩张。

今年2月,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到 2027 年,实现钠电池大规模储能系统集成及应用技术攻关,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2025年,随着技术突破、产能扩张与政策支持,多方面持续探索与发力,钠离子电池正逐渐释放出巨大潜力。

技术持续突破

2025年以来,钠离子电池技术迈入快速发展阶段,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持续迭代优化。

今年4月,宁德时代发布全球首个大规模量产的钠电池——宁德时代钠新电池,电芯能量密度达到175Wh/kg,且在电钻穿透、锯断电芯、多轴向挤压等极端滥用测试下依然不起火、不爆炸。

9月8日,宁德时代宣布自主研制的钠新电池通过《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认证,成为全球首款通过新国标认证的钠离子动力电池。

5月,欣旺达推出的132Ah方形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超180Wh/kg,比两年前发布的160Wh/kg钠电池,能量密度提升了约12.5%。

9月,海辰储能面向AI数据中心(AIDC)的储能解决方案创新性融合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两条技术路线,通过∞Power 6.25MWh 8h锂电长时储能系统提供持续长时能源支撑。同时依托 ∞Power N2.28MWh 1h钠电储能系统快速响应功率峰值波动,精准匹配毫秒级负荷变化。

二者协同配合,既保障了供电稳定性,又兼顾了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性,为AI数据中心等高能耗场景开辟了储能应用新范式。

产能布局扩大,储能应用持续落地

2025年,钠离子电池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多地重大项目陆续落地。9月19日,昆宇电源湖南常德工厂举行1.5GWh钠离子电池产线量产仪式,这是湖南省内首条具备量产能力的钠离子电池生产线。

同样在9月19日,英能基钠电(江苏)科技有限公司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举行签约仪式,1GWh钠离子电池、系统集成生产线及系统集成研发中心项目正式落地天津经开区。

在储能领域应用方面,钠电池也逐渐崭露头角。5月,我国首个十兆瓦时的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在广西南宁已安全稳定运行满10个月,能量转化效率可超过92%。

7月,国家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云南文山宝池储能站顺利投产。这是我国首个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项目中所运用的“支撑弱电网的40MWh高低倍率复合运行构网型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9月,亿纬锂能首套180kWh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在荆门基地成功并网调试,正式转入商业化运行,成为钠电池储能产业化的“标志性项目”。

钠电池进入“规模化储能应用”新阶段也离不开政策的驱动。

2025年2月,工信部、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首次将钠电池纳入新型储能核心技术路线,明确“推动大规模钠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及应用技术攻关,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向“支柱产业”迈进

9月19日,在2025遂宁国际锂电产业大会上,伊维经济研究院院长吴辉表示,钠离子电池的兴起正深刻重塑整个电池产业链格局。据他介绍,2023年中国钠离子电池实际出货量仅为0.7GWh;2024年出货量跃升至约3.7GWh,同比增幅高达428%;2025年上半年,钠离子电池出货量已达3.5GWh,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从应用领域分布来看,储能是目前钠离子电池的核心应用方向。2024年,钠离子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出货量最高,约为2.3GWh,市场份额占比达62%;2025年上半年,其应用领域进一步细分,储能领域市场份额为55.2%,轻型动力领域占比20.4%,汽车领域占比8.9%,启停电源等其他领域占比15.5%。

碳索储能网认为,2025年将成为钠电池产业加速发展的关键节点,尽管钠电池产业仍面临降本增效、完善供应链体系等挑战。但在技术、产能与政策的同频共振下,钠离子电池正稳步迈向规模化、市场化发展的新阶段。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925/50009298.html

责任编辑:cao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