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山西重拳整治储能项目 “圈而不建” 优化项目库激活产业发展动能

来源:碳索储能网整理 发布时间:2025-09-19 13:14:45
分享

在 “双碳” 目标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关键期,储能对能源转型意义重大。近日,山西省能源局出台储能项目清理与项目库调整政策,剑指 “圈而不建” 乱象,以动态优化项目库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清理行动坚持分类施策:明确梳理 8 月底前未开工、一年内未建成并网的两类项目,由各市能源局核实并提出出库意见,杜绝资源闲置;同时为 3 个月缓冲期内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未入库项目、已实质性开工的拟出库项目预留入库空间,兼顾政策底线与有效投资保护。​

政策还强化入库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入库项目 6 个月内开工、12 个月内并网,且并网后 5 年内不得擅自转让,倒逼投资方加快进度,保障储能与电网、新能源需求匹配,提升能源系统效率。​

9 月 12 日公示的 2025 年第三季度项目库拟调整情况,直观体现此次优化:拟入库项目 67 个,总容量约 13.2GW/23.8GWh,覆盖多地市,含独立、混合、共享储能等类型,将增强新能源消纳与电网调峰能力,推动资源均衡配置与技术创新;拟出库项目 20 个,总容量约 1.01GW/2.02GWh,涉及多地市及多种类型,清退停滞项目以释放资源,形成 “优胜劣汰” 机制,推动产业从 “数量扩张” 向 “质量提升” 转型。​

此次举措蕴含深层产业逻辑:一方面,新能源装机增长下储能成 “刚需”,清理整治可引导资源向优质项目倾斜,实现储能与新能源、电网建设同频共振;另一方面,动态项目库打破 “一次入库终身有效” 格局,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产业形成良性循环。​

长远看,山西此举为全国储能产业规范发展提供 “地方样本”,通过明确标准、强化监管、优化管理,既解决当下痛点,也搭建制度化框架,未来有望推动储能产业规模与质量双升。​

政策效果需后续严格执行与优化:各市能源局需坚守公平,避免干扰;建立常态化跟踪机制,监管项目进度与运行,确保政策落地。相信此举将推动山西储能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能源转型与 “双碳” 目标提供支撑。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919/50008964.html

责任编辑:cao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