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山东备案多能互补二氧化碳储能项目,新型储能赛道扩容

来源:CCUS 氢能项目通 发布时间:2025-09-17 12:20:27
分享

9月12日,山东省投资项目监管平台披露一则重磅备案信息——山东明储华章能源有限公司正式申报“多能互补二氧化碳储能系统项目”,项目代码:2509-370193-89-01-553699。这一动向标志着山东省在新型储能技术应用与多能互补体系建设方面迈出实质性一步,也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与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了新的产业注脚。

图片

何为“二氧化碳储能”?技术路线与优势解析

二氧化碳储能是一种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循环工质,在电力过剩时通过压缩储存能量,在电力短缺时通过膨胀释放能量的物理储能技术。其系统通常包含压缩机、蓄热装置、储罐及膨胀机等核心部件,运行过程中通过对气态二氧化碳的压缩与膨胀实现电-热-电的转换。

与抽水蓄能、锂电池储能等传统形式相比,二氧化碳储能具有几个显著优势:

1. 规模大、周期长:适合百兆瓦级以上的大型储能项目,可持续放电数小时甚至十余小时;

2. 安全性高:二氧化碳不易燃、无毒、化学性质稳定,无爆炸风险;

3. 环境友好:系统运行不产生排放,且可利用临界二氧化碳实现高效能量转换;

4. 选址灵活:不受地理条件限制,可在用电负荷中心附近建设。

特别在“多能互补”的框架下,该系统能够协同风光发电、电网调峰、区域供热等多种能源形式,提升综合能源利用效率。

山东是我国能源消费大省,也是新能源装机增长最快的省份之一。截至2023年上半年,山东省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突破7000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比重超过35%。随之而来的并网消纳与电网调节压力,使得储能在该地区成为刚性需求。

今年以来,山东省先后出台《山东省新型储能工程发展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明确提出要推动压缩空气、液流电池、二氧化碳储能等多项技术示范,并支持“新能源+储能”一体化项目建设。此次备案的二氧化碳储能项目,正是对这一政策导向的积极响应。

多能互补+二氧化碳储能:未来能源系统的重要拼图

在多能互补的能源系统中,二氧化碳储能可扮演“调节器”与“稳定器”角色。一方面平抑风电、光伏的波动性,另一方面实现电、热等多能联供,提升系统经济性。尤其在工业园区、基地级新能源大项目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目前,国内已有中科院理化所、清华大学等机构牵头开展了二氧化碳储能的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推进,但在产业化规模应用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山东此次获批备案的项目若顺利落地,有望成为华东地区首个大型二氧化碳储能实证案例。

随着能源转型深入,单一储能技术已难以满足全场景需求。从锂电到钒液流,从压缩空气到二氧化碳,技术路线逐渐多元。二氧化碳储能尽管起步较晚,但其在安全、规模及环境适应性方面的优势显著,特别适合作为区域级储能电站的选择

未来几年,随着更多示范项目并网运行,二氧化碳储能有望形成与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互补共进的格局,进一步推动我国储能行业规模化、高效化、低碳化发展。

该项目备案标志着山东省乃至全国在新型储能领域的探索再次扩大技术边界,也为能源行业投资者与技术企业指明了又一条值得关注的赛道。我们期待这一项目尽快从备案走向建设投运,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更多实证经验与解决方案。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917/50008748.html

责任编辑:cao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