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最高奖励500万元!31省政策出台,零碳园区迎热潮,光伏配储要“逆天”?

来源:碳索储能 发布时间:2025-09-12 13:41:54
分享

今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各省市随之加大政策扶持,零碳园区建设迎来热潮。

据碳索储能网统计,全国已有31个省区市出台零碳园区相关政策,云南省力度最大:对获得国家绿色低碳示范园区的,给予一次性500万元奖励。各地均拿出了“真金白银”补贴,针对园区建设与关键技术突破,补贴金额在几万元至百万元之间。

以光储协同破解“出口成本魔咒”

据艾瑞咨询预测,到2030年,零碳园区投资规模将超万亿元,其中,光储行业将迎来巨大机遇。

从全球首个实现100%零碳能源供给的产业园——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开始,国内超80%的零碳园区建设中,“光伏+储能+智慧管理”都是主流配置。少数未使用储能系统的园区中,也会用移动电源车作电源集成——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储能。

为啥大多数零碳园区要配储?这要从零碳园区的建设目的说起。

2026年,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将正式实施,钢铁碳关税预计达到每吨88元到465元,中国钢铁出口欧盟国家的成本将增加20%至35%。而钢铁行业可能只是绿色贸易浪潮的开端。随着其范围扩散到化工、纺织、食品等行业,“MADE IN CHINA”各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面临巨大考验。

经济日报评论文章指出,当前,我国在绿色贸易领域存在明显短板:碳排放核算不规范导致企业难以精准减排,绿电认证国际不互认限制产品国际认可度,绿色金融不足制约企业低碳改造投入。

而零碳园区正是突破瓶颈,打破“出口成本魔咒”的关键举措。

首先,零碳园区搭建覆盖生产、能源、运输全链条的碳监测平台。对于企业来讲,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减排方向与效果。在贸易层面,零碳园区经过认证,生成符合国际标准的碳报告,为出口贸易提供数据支撑,直接降低企业关税成本。

其次,企业使用新能源,可以获得绿证,在绿色贸易中将占领先机。而新能源+储能的形式,保障了工厂电力稳定供应。储能既可以实现新能源在时间上的迁移,也能稳定风光发电波动性,缓解并网压力,比如东风汽车位于武汉经开区的东风猛士科技园,通过2.05万平方米光伏面板(装机容量6.2兆瓦)和综合能源站实现生产用电自给,基本实现净零碳生产。

最后,零碳园区可以吸引绿色金融,园区本身的光伏、储能等基础设施项目,容易获得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支持(利率比普通贷款低10%~20%)。另一方面,园区企业可以更方便地对接绿色债券、碳中和基金等融资渠道,“碳交易”“碳补贴”“碳融资”等收益对企业形成反哺,促进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三问零碳园区,为啥建、谁来建、建在哪?

可以预测,随着我国全球化趋势加速,绿色贸易将成为中国商品出海的重要竞争力之一,除了地方政府,龙头企业、产业集群都将产生大量需求。

目前,零碳园区已在不同行业多点开花。国际品牌一马当先,如上文提到的东风猛士科技园、京东(廊坊广阳)智能产业园、联想(天津)智慧创新服务产业园等。储能企业则凭借产业特质和高速增长的出口需求,在零碳建设中表现亮眼,由鄂尔多斯市政府与远景科技集团联合打造的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中金数据建设的中金数据乌兰察布零碳算力产业园、风电龙头企业金风科技打造的北京金风科技亦庄智慧园……

可以发现,零碳园区的建设选址,有两方面考虑,一是优选风光资源富集的地区,如西北、华北地区,便于利用太阳能、风能发电,以绿电直连等形式满足园区能源需求。二是绿电消纳条件优越的东部负荷中心,比如华中地区和华东地区。除了资源禀赋,

不同地区的政策支撑也决定了行业的布局方向。比如,西北省份多出台风光电站建设补贴、土地使用优惠等政策,降低园区绿电生产端的成本;华东、华中地区则更侧重零碳技术研发扶持、碳交易试点倾斜,鼓励园区探索“绿电+储能+碳管理”的一体化模式,像江苏对零碳园区的碳减排量给予额外交易溢价,上海则为园区引进的零碳技术企业提供税收减免等。

在华中地区,分布式光伏+储能“黄金搭档”,如何助力零碳园区建设?9月25日,由索比光伏、索比咨询、碳索储能网联合主办的2025湖北分布式光储论坛第五届华中光伏论坛将在武汉隆重举行。届时,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等,将围绕新政与华中地区资源特点,共探光储融合发展新机遇。

欢迎扫描下方图片中二维码,报名参会。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912/50008409.html

责任编辑:cao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