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五年豹变,储能独角兽赴港上市

来源:碳索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5-09-03 16:32:13
分享

3月25日,港交所官网显示,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辰储能”)递交聆讯资料。

碳索储能网注意到,作为一家专注于储能的创新企业,海辰储能成立于2019年,从0到1,再到赴港上市,仅仅只有五年。

那么,海辰储能豹变背后都付出了哪些努力呢?

图片


好风凭借力,海辰加速度

在碳索储能网看来,海辰储能崛起首先与储能产业大发展密切相关。

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约为“十三五”末(2020年)的20倍,市场扩容势头迅猛。

放眼全球,新型储能发展同样如此。CNESA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全球新型储能市场累计装机规模呈线性增长趋势。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球新型储能市场累计装机规模已达91GW,较而2019年底时只有9.5GW。

图片

好风凭借力。面对快速发展的储能市场,海辰储能也借力,跑出了加速度。

据了解,海辰储能旗下业务涵盖了储能电池、储能系统以及储能整体解决方案全产业链环节。公司坚持创新驱动,不仅是业内首批把280Ah储能电池产品用于大型储能项目的企业,也是首批量产314Ah储能电池并应用于海外大型储能项目的企业。

图片

聆讯材料显示,2024年海辰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35.1GWh,以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计,其在2024年全球储能市场排名第三。若将视线拉长,2022-2024年,海辰储能的储能电池出货量年复合增速更是高达167%,增长势头强劲。

得益于业务端的高速增长,海辰储能也交出亮眼的业绩。

报告期内(2022年至2024年),海辰储能分别实现营收36.15亿元、102.02亿元、129.17亿元。其中,2023年海辰储能总营收成功突破百亿元大关。2024年,海辰储能再接再厉,又扭转亏损局面,年内实现利润2.88亿元。

图片

深入业务端看,储能电池业务贡献了公司营收的大头。报告期内,公司储能电池业务营收分别为25.38亿元、79.57亿元、79.61亿元。储能系统业务是公司营收的第二支柱。报告期内,公司储能系统营收分别为9.09亿元、19.73亿元、46.71亿元。

不过,相比于表现稳健的储能电池业务,公司储能系统业务近年表现要更为亮眼。除了营收高增长外,后者的毛利率也要高于前者。以2024年为例,受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海辰储能电池业务的毛利率仅为9%,同期公司储能系统业务的毛利率却高达33.7%。

图片

从市场端看,海辰储能坚持全球化布局。截至2024年底,中国内地市场实现营收92.17亿元,占到公司总营收的71.4%,海外市场实现营收37亿元,占到公司总营收的28.6%。接近三成的海外市场营收也令海辰储能在“不出海便出局”的市场占得了先机。

图片

当然,海辰储能的崛起不止顺势而为,打铁自身硬也是其跑出加速度的重要原因。


专注储能,持续创新

聆讯资料显示,海辰储能是全球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GWh级别以上中唯一专注储能领域的企业。结合往期发展实践看,这个“唯一”不仅成为海辰储能区别于友商的差异化标签,更成为公司自驱、创新的能量源泉。

据了解,海辰储能从创业之初便聚焦储能电池技术的创新发展。公司除是业内将280A储能电池、314Ah储能电池率先落地的引领者,也是业内大容量电芯、锂电池长时储能探索的推动者、创新者。

目前,海辰储能已结合新型电力系统的演进趋势,发布了专为大容量储能而生的∞Cell 587Ah储能电池;已针对市场持续增长的长时储能需求,推出行业内首款适配长时储能场景的∞Cell 1175Ah储能电池。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锂电路线外,海辰储能在钠电领域也取得了突破。公司目前已推出全球首款循环寿命超过20000次的电力储能专用钠离子电池。除了长寿命的优势外,该电池还可适用于高温、极寒、高功率等极端、复杂的应用场景。

储能系统方面,海辰储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仅成为业内较早推出5MWh液冷储能系统的企业,还在2024年的海辰储能生态日上,首发了适配长时储能场景的∞Cell 1175Ah储能电池及∞Power 6.25MWh长时储能系统、免安装家庭微网系统HeroES、储能专用钠离子电池∞Cell N162Ah。

据碳索储能网了解,280Ah储能电池、314Ah储能电池及5MWh液冷储能系统已实现量产;∞ Cell 587Ah储能电池、∞ Cell 1175Ah长时储能电池、∞ Cell N162Ah钠离子储能电池、∞ Power 6.25MWh 2h/4h储能系统均将在2025年下半年实现量产。

深入看,海辰储能之所以能够持续引领行业风向,主要原因在于真金白银的持续投入。聆讯资料显示,报告期内,海辰储能的研发开支分别为1.97亿元、4.85亿元、5.3亿元,三年研发投入累计12亿元。

另外,人才队伍方面,到2024年末,海辰储能内部研发人员超1100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近29%。专利授权方面,到2024年末,海辰储能在全球范围内提交专利申请3997项,其中已获授权专利1993项。

图片

除了持续创新塑造的技术领先外,海辰储能也构建了规模产能。据了解,2024年公司的储能电池有效年产能也已增至约49.7GWh;同期,公司的设计年产能高达62.0GWh。

在这个技术比拼,规模称王的赛道,海辰储能所具备的实力无需多言。那么,海辰储能又将如何利用上市募资呢?

优化布局,加码海外

碳索储能网梳理聆讯资料发现,海辰储能上市募资有三点考量。首先,海辰储能上市募资将用于锂离子储能电池产能建设。

灼识咨询资料显示,全球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将由2024年的314.7GWh增至2030年的1451.3GWh,2024年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9.0%。

基于上述需求判断,海辰储能将利用募资推动重庆生产基地项目一期第二阶段设备采购,以及海外新设生产基地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海辰储能明确,重庆生产基地项目一期第二阶段将于2025年开始建设,预计于2027年投产。旗下海外新设生产基地项目将于2025年启动,于2028年投产。

目前看,国内方面,海辰储能已在福建厦门、重庆、山东菏泽布局三个生产基地。海外方面,海辰储能已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布局生产基地,成为第一家在美国落地储能系统产能的中国公司。

除了产能布局之外,海辰储能还明确表示,将利用募资推动海外扩张战略落地。

具体看,海辰储能将利用募资完善及设立美洲、欧洲、中东等主要市场的海外销售及服务中心以及本地化销售及营销渠道(包括进一步打造本地化销售团队);利用募资建设海外仓储及国际关贸能力(包括在全球各地的战略位置搭建仓库及引入先进的智能系统用于推动物流与关贸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利用募资建设全球专业化售后服务中心,具备培训、配件支持、仓储、维修、故障分析、数据监控等能力,为公司全球客群提供本地化支持及多维售后服务。

最后,海辰储能还表示将利用募资研发,巩固其产品的技术领先地位。

具体看,海辰储能将利用募资聚焦于长时储能场景和需求,加速长时储能专用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利用募资推动钠离子电池材料、储能电池及储能系统的研发与产业化;利用募资在香港设立国际研发中心,搭建数智化研发平台,为其全球客群开发具有竞争力,且量身定制的产品和服务;以及扩充研发人员并采购先进的IT软硬件,提升公司的研发能力。

相比一些上市募资输血的企业,海辰储能上市显然是为了更好地造血。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903/50007669.html

责任编辑: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