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储能行业如何赚钱?全面解析盈利模式及未来趋势

来源:碳索储能网整理 发布时间:2025-07-07 13:29:40
分享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储能行业如同能源体系的 “稳定器” 与 “调节器”,成为实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储能行业的盈利模式日益多元化,未来也呈现出诸多值得关注的趋势。​

盈利模式:多维度的收益路径​

峰谷价差套利:把握电价波动机遇​

峰谷价差套利是储能行业最基础且直观的盈利模式。在电力市场中,高峰时段电力需求旺盛,电价较高;低谷时段电力需求较低,电价便宜。储能电站就像一个 “电力储蓄罐”,在电价低谷时大量购入电力存储起来,待电价高峰时将存储的电力释放并售出,通过赚取峰谷电价之间的差额实现盈利。这种模式在用户侧和电网侧储能中都有广泛应用,尤其是在电力市场化程度较高、峰谷电价差明显的地区。以广东省为例,其峰谷电价差约达 0.25 元 / 度,对于大规模的储能电站来说,通过合理的充放电策略,积少成多,能够获取可观的收益 。​

辅助服务:成为电网运行的得力助手​

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不断提升,电网运行的稳定性面临更大挑战。储能电站凭借快速响应、灵活调节的特性,能够为电网提供调峰、调频、备用和无功补偿等多种辅助服务,并获得相应报酬。当电网频率出现波动时,储能电站可以迅速释放或吸收电力,使电网频率恢复稳定,这种调频服务对于保障电网安全至关重要。辅助服务模式主要应用于电网侧储能,其收益相对稳定,并且随着新能源发电规模的持续扩大,储能电站提供辅助服务的价值也在不断提升。​

容量补偿与租赁:挖掘储能的容量价值​

容量补偿是一种政策性的盈利方式,电网会根据储能电站的容量给予一定的补贴。在山东地区,容量补偿政策的实施就为当地的储能电站提供了稳定的收益保障。而容量租赁模式则主要是新能源发电项目为了满足并网要求,向储能电站运营商租赁储能容量,并支付租金。许多风电、光伏项目在并网时,需要配备一定比例的储能设施来平滑电力输出,储能电站通过租赁容量,与新能源项目形成协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政府补贴与政策支持:政策红利助力发展​

在储能行业发展初期,政府的补贴和政策支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推动储能产业快速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投资补贴、运营补贴和税收减免等。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投资补贴力度较大,通常可达到项目总投资的 10%-30%,这大大降低了储能项目的投资成本,提高了项目的经济效益,吸引了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储能领域。​

综合能源服务:打造一站式能源解决方案​

综合能源服务模式将储能电站与其他能源设施及用户侧设备有机融合,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能源解决方案。在用户侧,储能电站不仅可以通过峰谷价差套利降低用户的用电成本,还能在停电等突发情况下提供备用电源,保障用户的正常用电,提高供电可靠性。此外,通过对用户的能源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优化,实现能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进一步提升用户的能源管理水平,从而获得多元化的盈利。​

科技创新与跨界合作:开拓盈利新边界​

科技创新是推动储能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企业获取盈利的重要途径。企业通过不断研发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储能系统的能量密度、充放电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跨界合作同样为储能行业带来了新的盈利机会,与新能源企业合作开展 “储能 + 新能源” 项目,与电动汽车企业合作探索 “储能 + 电动汽车” 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拓展盈利空间。​

未来趋势:机遇与挑战并存​

成本持续降低,市场竞争力增强​

成本问题一直是制约储能行业大规模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规模的扩大,储能成本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预计到 2025 年底,电芯成本将降至 0.24 元 / 瓦时,带动集成设备成本降到 0.43 元 / 瓦时。成本的降低将使储能项目在电力市场中更具竞争力,能够在更多的应用场景中实现盈利,进一步推动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

政策体系优化,释放市场活力​

政策对于储能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支持作用。未来,储能行业的政策体系将不断优化和完善。独立储能有望获得容量电价政策,这将为独立储能项目提供稳定的收益来源。充电价格政策也可能进一步优惠,预计将取消对充放电损耗部分征收的输配电价和基金附加,降低储能项目的运营成本。分布式储能可通过虚拟电厂聚合参与市场,用户侧容量电价远期改革也将利好用户侧储能,这些政策的实施将极大地释放储能市场的活力。​

技术创新加速,智能化水平提升​

技术创新始终是储能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未来,储能设备将更加 “智能”,AI 算法等先进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储能系统的运行和管理中。储能设备能够根据实时电价信息自动进行 “低买高卖” 的操作,实现收益最大化。同时,通过对历史用电数据和市场信息的分析,预测用电曲线,提前制定合理的充放电策略,进一步提升峰谷套利收益和运营效率。​

安全重视度提升,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储能电站火灾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安全已经成为用户选择储能产品和服务时的首要考量因素。未来,具备高安全性的储能设备将更受市场欢迎。企业也将加大在安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从材料阻燃、安全体系设计等多个方面入手,提升储能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推动储能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跨部门协同合作,完善支撑体系​

新型储能项目的落地和运营涉及到能源管理、能监市场、发改价格、电网营销调度等多个部门。未来,各级政府将加速构建跨部门支撑体系,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简化项目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为储能行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储能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多元化的盈利模式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而一系列未来趋势则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尽管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的逐步成熟,储能行业有望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前景。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707/50003613.html

责任编辑:cao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