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宿迁2024年电力负荷管理:重点梳理储能等资源 出台“容量补贴+响应补贴”政策

来源:宿迁市人民政府
2024-04-19 09:26:41
    分享:

4月17日,江苏宿迁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电力负荷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提出,当出现电力缺口时,在所有负荷管理措施中首先启动市场化的需求响应予以应对。鼓励各县区(功能区)政府在约定需求地方补贴的基础上,出台“容量补贴+响应补贴”两部制电价补贴政策,提升全市快上快下实时需求响应能力。

重点全量梳理半小时内快上快下(实时需求响应)资源,包括储能、充电桩、非工用户空调和工业紧急快上快下资源等,通过现场督导、技术管控等方式,确保快上快下(实时需求响应)资源在半小时以内自主快速有效压降负荷,力争形成6万千瓦的调节能力。迎峰度夏、迎峰度冬前分别开展半小时内可调负荷储备容量校核,对校核达标的用户给予容量补贴。

原文如下:

关于做好2024年电力负荷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县区发展改革局、市各功能区经济发展局(投资促进局),国网宿迁供电公司、各县供电公司,各配售电公司、有关负荷集成商:

受复杂严峻的外部能源供应环境、极端天气频发、新能源发电波动性凸显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今年全省能源电力保供形势依然严峻。按照省发展改革委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能源安全供应保障的部署要求,为切实做好迎峰度夏(冬)电力保供工作,科学精准实施电力负荷管理,守牢电网安全和民生用电底线,确保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科学编制电力负荷管理预案

(一)基本原则

方案的编制应遵循“安全有序、市场主导、有保有限、灵活高效”原则。当出现电力供应缺口时,优先保障居民、农业、重要公用事业和公益服务用电,优先通过市场化需求响应方式缓解供需矛盾。压限不合理用电需求,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用电,合理保障先进产能企业用电,促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深度挖掘非工业用户负荷精准调控潜力,最大限度减少电力供应缺口对企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影响,营造社会责任共担的良好氛围,维护全社会供用电秩序平稳有序,以高质量的能源要素保障为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提供有力支撑。

(二)方案容量指标要求

2024年宿迁市电力负荷管理方案用户可调控负荷总容量应不低于175万千瓦,各地应将辖区内工业企业全覆盖纳入方案、非工业可调负荷应纳尽纳。总体方案包含高耗能行业负荷管理方案、其他工业企业精准调控方案和非工业用户柔性调控方案三个子方案。各地应积极组织用户申报需求响应,全市市场化需求响应可调节负荷容量应不低于29万千瓦,市区及三县迎峰度夏前应形成不低于地区预计今夏最大用电负荷5%的需求响应能力,各县区及增量配电网管理单位负荷管理容量目标详见附表。

(三)做细做实三个子方案

1.高耗能行业负荷管理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的通知》(发改产业〔2021〕1609号)明确,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及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五个行业为高耗能行业。属于以上五个行业的用户应全部纳入高耗能行业负荷管理子方案,鼓励根据高耗能企业能效水平实施分类编组管理。在启动总体方案执行时优先启动高耗能企业负荷管理,若缺口小于高耗能企业总体最大可限负荷,负荷管理的实施范围原则上应全部为高耗能企业。

2.其他工业企业精准调控方案:将不属于高耗能行业的其他所有工业用户全部纳入负荷管理预案,充分考虑流程工艺、安全生产等因素,按照不同行业负荷特性,排定企业最大可限负荷,合理设置保安负荷。综合考虑用户度电产值、能耗水平、响应速度等情况,合理编排用户分组,优先保障先进产能用电,精准精益调控。

3.非工业用户柔性调控方案:引导各类非工业用户主动参与错峰,深挖非工业负荷调控潜力,编制非工业用户柔性调控方案。组织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主动参与电力需求响应,错开电网负荷高峰用电。在商业楼宇空调、用户侧储能、电动汽车充电桩和大数据中心等领域开展以柔性调节为主导的实时需求响应能力建设。重点对全市具备条件的商超、酒店、综合体、写字楼、大型场馆、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非工用户开展非工空调智慧调控能力建设,引导用户安装空调智慧调控设备,鼓励用户加强节电并参与需求响应。

(四)灵活高效运用六个负荷管理调控措施

基于三个子方案的用户负荷资源,根据实际需要在三个子方案中综合制定需求响应、负荷普降、轮休、调休、有序用电5个基本负荷管控措施,结合电力缺口等级及出现时长组合实施,实现电力供需平衡。

1.需求响应:将自愿申报需求响应用户在负荷管理方案中单独标记,与用户提前沟通企业内部响应预案,签订需求响应电子三方协议,并根据用户负荷特性和实际可响应速度分组分类管理。其中,需求响应分为约定需求响应、紧急避峰、快上快下(实时需求响应)三种类型。当出现电力缺口时,在所有负荷管理措施中首先启动市场化的需求响应予以应对。鼓励各县区(功能区)政府在约定需求地方补贴的基础上,出台“容量补贴+响应补贴”两部制电价补贴政策,提升全市快上快下实时需求响应能力。

(1)约定需求响应:各地摸清用户可调负荷资源,加强需求响应政策宣传,鼓励广大电力用户、负荷集成商参与需求响应,全市市场化需求响应可调节负荷容量应不低于29万千瓦。

(2)快上快下:进一步梳理钢铁、水泥、金属制品等具备快速响应能力的大型用户,挖掘调控速度在4小时以内具备“紧急避峰”负荷调节特性的快上快下资源,力争形成不低于10万千瓦的调节能力,开展现场督导,确保应对短时局部性电力缺口,并作为应对日内风电光伏波动出力、临时区外购电等不确定因素的重要补充措施。其中,重点全量梳理半小时内快上快下(实时需求响应)资源,包括储能、充电桩、非工用户空调和工业紧急快上快下资源等,通过现场督导、技术管控等方式,确保快上快下(实时需求响应)资源在半小时以内自主快速有效压降负荷,力争形成6万千瓦的调节能力。迎峰度夏、迎峰度冬前分别开展半小时内可调负荷储备容量校核,对校核达标的用户给予容量补贴。

2.负荷普降:按照责任公平共担的原则,应拓展所有用户负荷普降的管理模式,鼓励在工业园区、连续性生产企业非连续性生产中率先推广实施。深入研究用户生产工艺流程和非主要生产负荷特性,分行业分用户类型制定科学合理的负荷普降比例,引导用户按照目标压降比例自主选择负荷下降方式及参与设备,保障企业主要生产不受影响。

3.轮休:为有效应对持续性的较大电力缺口,稳定企业生产经营预期,各地都应制定科学完善的企业轮休措施。对能效低于基准水平的高耗能企业优先实施有计划的轮停,其他企业采取“保五错二”“保四错三”等方式,实行有序生产。各地轮休措施有效降低日基础负荷最大容量应达到最大缺口的50%,且应充分考虑用户参与轮休的公平性,保障地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用电整体协同。

4.调休:针对因极端情况发生的非持续性较大电力缺口, 可对非连续性生产企业实施调休计划,有效降低工作日高峰时段用电负荷。应继续完善非连续性生产企业调休方案,本地区内所有非连续性生产企业全量纳入方案,并根据当前企业实际动态更新。

5.有序用电:坚决守住限电不拉闸的底线,高度重视负控技术调控最后一道防线的作用。迎峰度夏前完成负荷管理终端功能及通信、控制链路排查整改,完成开关接入状态核查及试跳,科学合理设置保安定值。对执行方案不力、负荷压降不及预期或擅自超限额用电的电力用户,应责令改正,必要时通过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进行远程负荷控制,相关后果由电力用户承担;情节严重并可能影响电网安全的,电网企业履行政府报备并按程序停止供电。

(五)增量配电网单独编制方案

宿迁运河港、宿迁东开等增量配电网区域内的用户应同步承担负荷管理实施主体责任。各地应将方案容量指标分解至增量配电网区的管理单位,并督促其按照省市统一要求开展方案编制及用户负荷管理工作。推动开展增量配电网区域内的用户全量安装负荷管理终端,并接入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实现统一监测、统一管理。

二、积极组织需求响应申报

各地要持续加强需求响应的宣传引导工作,不断扩大参与需求响应用户的覆盖面,按照“一次申报、阶段邀约、随时调用”原则,有序引导具备响应能力的非经营性电力用户参与需求响应。鼓励全部高耗能企业用户积极参与需求响应,鼓励具备储能设施、蓄冷蓄热装置、自备电源、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工商业用户、居民用户参与需求响应,支持各类电力需求侧管理服务机构整合优化可调节负荷、分布式电源、新型储能、微电网等需求侧资源,以负荷聚合商或虚拟电厂等形式参与需求响应。自愿参与需求响应的用户可登录江苏省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 (http://jsdsm.fzggw.jiangsu.gov.cn/)进行网上申请,参与响应的用电设备须接入江苏省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和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

各地应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单位及电力用户(负荷集成商),自主或配合开展实时需求响应能力建设,对非工用户空调、工业用户可中断负荷等实施单独改造和控制,采用自动需求响应技术实现实时监测、柔性调节、智能调控等功能。加强存量实时需求响应能力维护,及时升级终端、消除缺陷、畅通链路,确保可靠在用。

三、推动电力负荷管理中心规范运行

完善市县负荷管理中心常态化运行管理制度与业务体系,形成清晰规范的业务工作制度、流程、标准。按照“政府主导、电网组织、政企协同、用户实施”要求,健全跨专业、与政府协同工作机制,增强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协调指挥能力,提升沟通服务用户水平。建立健全虚拟电厂、电动汽车充电、用户侧储能和空调负荷管理等新业务参与电网互动的规范制度,引导新型负荷资源参与需求响应。建立市县协同的用电需求分析预测工作机制,科学开展分析预测工作质量评价。各地要根据电力供需形势和各类资源发展配置专业力量,持续加强支撑能力建设,确保发挥作用。强化负荷管理领域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推动实操实训能力建设,常态化开展负荷管理业务培训等工作。

四、常态化开展用户资源普查

为实现负荷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各县(区)发展改革部门应会同供电公司持续开展负荷资源排查专项行动,全面摸排用户生产特点和负荷特性,负荷精细化管理能力达10%以上。完善新型电力负荷管理负荷排查功能模块,推动负荷资源线上化管理。加强负荷资源库建设,推动负荷资源排查范围向全行业渗透,做好需求侧资源日常排查和能力验证,建立用户负荷拓扑,具备分层分级管理能力,负荷资源拓扑建成用户占普查总户数50%以上。深入开展行业生产机理及负荷特性分析,构建重点行业负荷模型,探索分行业可调节潜力评估验证和负荷调节能力动态计算。探索制定产业链上下游用户调节方案,指导用户制定负荷调节策略,促进负荷资源精细化管理。持续开展非工用户空调负荷资源排查,摸清空调设备供电回路的监测和控制能力。

五、全力推进空调智慧调控能力建设

加强政企沟通协同能力,各地成立非工空调智慧调控设备安装工作专班,加快推进空调智慧调控设备的安装、监管工作。各县(区)发展改革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指导供电公司与具备空调改造和接入现场施工条件的用户签订负荷智慧管理服务协议,原则报装容量1000千伏安、空调容量在100千瓦以上的非工业客户均应纳入改造范围,优先推进商业综合体、宾馆、酒店、写字楼等客户。强化过程管控,加强进度监督,确保按时完成空调改造工作,2024年5月31日前,通过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认证的空调负荷最大调控能力达到4万千瓦。针对新装用电的楼宇,空调智慧调控设备应与用户受电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和同步投运,全量接入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

六、 深化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

市供电公司应继续深化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加快实现虚拟电厂、充换电站、新型储能、空调负荷、微电网等重点负荷资源统一接入,确保负荷资源统一管理。各地要积极推进负荷管理方案用户资源全量接入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依托系统对相关子方案单独建组监测、调控能力验证,实现资源的分级分层分类管理,动态评估方案实际可用水平,实时分析负荷管理措施对电力电量的影响。

七、扎实开展负荷管理实战演习

会同供电公司在6月底前完成负荷管理演习,演习应体现负荷管理执行全流程,注重实效,演练需求响应、有序用电等应急处置全流程场景,重点实操演练实时需求响应、非工柔性负荷资源调节,以检验方案的可靠性、有效性及联动处置能力。市级层面将重点开展全市实时需求响应场景演练,通过与用户有效互动,检验方案快速处置能力。电力负荷管理中心应加快协调指挥能力建设,满足视频会议接入需求,具备省市县三级业务交互能力。

八、完善负荷管理奖惩机制

电力负荷管理保供工作情况将纳入省市发展改革系统年度综合工作考评。各县(区)发展改革部门应强化目标管理和考核,持续发挥能源保供综合调度工作专班作用,建立负荷管理奖惩机制,实现市县需求响应长效激励政策全覆盖。鼓励各地出台更具操作性、可持续的支持政策,促进地区负荷资源柔性调节能力建设,支撑地区电力电量平衡。

九、积极推进全社会节约用电

各地要深刻认识全社会节约用电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最小的电力供需调节措施。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可操作的节约用电管理方案,充分运用行政、经济、宣传教育等多种手段,强化节约用电的刚性约束,形成节约用电的闭环管理。通过控制空调温度、减少运行时间、优化运行方式等措施,充分挖掘工业非生产空调、商业建筑空调、公共机构空调、居民家庭空调等降温负荷节约用电潜力,严格执行“夏季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摄氏度、冬季空调温度设置不高于20摄氏度”的标准,有力有效助力电力保供。

根据省发展改革委关于电力负荷管理工作要求,请各地主动沟通、全力配合,共同做好方案编制、审核、确认等工作,确保我市《2024年电力负荷管理方案》5月底前获得市政府批复。

附件:宿迁市2024年电力负荷管理目标容量分解表

宿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4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宿迁市2024年电力负荷管理目标容量分解表

单位:万千瓦

备注:1.各地应将本地区所有工业企业全覆盖纳入预案,表格中的预案总容量是根据地区历史最高负荷30%予以设定,是各地预案容量应达到的最低下限。

2.约定需求响应目标容量是指迎峰度夏时实际可响应的负荷容量,为确保达到目标,各地响应申报的总容量应达到约定需求响应容量的150%,作为需求响应能力储备。

发布人:caoyang

关注碳索储能官方微信,第一时间获取行业资讯!

碳索储能网版权说明:
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储能网或碳索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商务合作&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581681064 、邮箱:qiuxiran@solarb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