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锂电上游核心原料碳酸锂价格迎来爆发:电池级碳酸锂期现货均突破9万元/吨,期货主力合约盘中触及10万元/吨,近一个月涨幅超2万元。涨势迅速传导至下游,带动磷酸铁锂、六氟磷酸锂等材料价格上行,锂电材料板块景气度显著回升,相关企业盈利预期改善。
截至11月19日,锂电材料市场全面回暖。电池级碳酸锂现货报9.0万—9.75万元/吨,月涨超30%;动力型磷酸铁锂价格3.7万—3.86万元/吨,较9月低点累计涨近12%;六氟磷酸锂逼近16万元/吨,9月以来涨幅显著。期货端受现货紧俏与补库需求推动,涨幅远超现货,市场情绪进一步强化涨价预期。
此次价格普涨是供需共振与情绪催化的结果。需求端为核心驱动力:全球储能锂电出货高增,动力电池需求稳健,下游补库与排产提速,主流材料企业订单环比增超20%,部分已满负荷生产,直接拉动锂盐及正极材料需求。
供应端偏紧则提供支撑:新增锂盐产能释放缓慢,高成本产能恢复难补短期缺口;锂盐库存连续去化,现货流通减少,成本线支撑牢固,形成“需求增、库存降、供应紧”格局。作为产业链核心原料,碳酸锂涨价自然向下传导,带动磷酸铁锂正极、电解液等环节联动上涨。
涨价红利向企业传导,但受益程度分化明显。赣锋、天齐等锂盐龙头量价齐升,毛利率与净利润修复,资源自给率高、长协占比大的企业盈利弹性更突出。
德方纳米、湖南裕能等磷酸铁锂正极头部企业,议价能力强可传导成本压力,盈利改善显著;电解液及六氟磷酸锂龙头依托产能与客户优势,盈利修复快于行业。而中小企业因议价弱、库存不足,盈利承压;下游电芯企业短期成本上升,若终端价难同步,利润将受挤压。
价格暴涨背后暗藏风险:短期碳酸锂期货波动加剧,交易所已提示风险,价格或存回调可能;中期新增产能释放后,若需求增速不及预期,供需或再宽松。对企业而言,原料涨价可能引发下游排产调整,长协管理与库存调控能力成盈利关键。
对此,投资者与企业需保持理性。投资端应关注高自给率锂盐、磷酸铁锂正极及电解液龙头,警惕估值过高与回调风险;企业端需优化长协比例、合理锁价控本,强化库存管理,紧盯下游价格传导节奏以应对波动。
综上,碳酸锂破9万标志着锂电材料板块进入景气回升通道,供需改善提供有力支撑。但市场各方需保持冷静,精准把握趋势,方能在机遇与风险中稳健发展。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1122/5001319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