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河北在悄然打造千亿规模电池产业

来源:河北资本 发布时间:2025-11-21 17:03:42
分享

河北地处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区,依托科技赋能与产业基础,已形成覆盖锂电、固态电池、液流电池等多技术路线,贯通“材料-制造-应用-回收”的电池产业体系,正加速成为北方新能源产业重要增长极。

一、发展规划与目标

河北电池产业正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加速构建“多元技术路线+全产业链布局”的发展格局,在固态电池、储能锂电、液流电池等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成为京津冀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引擎。

河北省电池产业规划主要体现在《河北省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中,具体内容如下:

(一)发展目标

2025年光伏、锂离子电池、功率半导体器件等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在PERC+光伏电池、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形成石家庄、邢台、唐山、保定等特色产业聚集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500亿元。

2030年:在太阳能光伏、新型储能电池、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浆料、碳化硅衬底及器件等产品实现国产化替代,形成2个以上具有国内影响力的能源电子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0亿元。

(二)发展重点

1.巩固锂离子电池产业优势:发展磷酸铁锂及前驱体、磷酸铁锰锂,石墨类负极材料、非碳类钛酸锂负极材料、电解液、湿法隔膜、铝箔、添加剂等材料,提升生产能力;加快电池生产设备发展,做大电池回收利用产业。

2.鼓励发展钠离子电池体系:鼓励发展钠硫电池、钠盐电池、钠空气电池、水系钠离子电池等钠离子电池体系,加强硬碳负极材料等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主材和相关辅材的研究,开发高效模块化系统集成技术。

3.加快新型储能电池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液流电池、氢储能/燃料电池等新型储能电池研发及产业化,提升电池容量、性能、寿命。推动全钒、铬铁、锌溴液流电池发展,突破液流电池能量效率、系统可靠性、全周期使用成本等制约规模化应用的瓶颈。

二、河北省电池产业特点和优势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河北电池产业已形成全域布局,全链发展的格局。

门类齐全:覆盖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钠离子电池、氢能等多个技术路线。

产业链完整:从关键材料(负极、隔膜、正极)、电芯制造,到电池系统集成、应用(动力、储能),再到回收利用,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集群化发展:在保定,邯郸,邢台新河县等地形成特色鲜明的电池产业集群。

创新主体活跃:拥有众多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高新技术企业,在钠离子电池、特种锂电池等前沿领域积极布局。

河北正通过“技术突破+场景驱动+政策赋能”三重路径,加速向新能源强省转型。预计到2025年,全省电池产业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固态电池量产成本降至0.8元/Wh以下,液流电池储能度电成本进入0.2元时代,形成覆盖“材料-电芯-系统-回收”的全产业链生态。

产业聚焦高端化与场景化:保定正打造千亿级固态电池产业集群,依托太行研究院构建“研发-中试-生产”全链条生态,中固时代3000平方米中试线已启动建设,科力远10GWh储能基地一期投产;新河县聚集多家电池企业,河北超威电源年产能2800万只电池,是当地唯一年产值超25亿元、年纳税超亿元的“领跑者”企业,邢台松赫环保打造“生产-回收-再生”绿色循环产业链。

近期,邯郸市成功引进总投资百亿元的中创新航动力及储能电池邯郸基地项目,对打造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储能与特种锂电领域亮点突出:邢东锂电12GW储能电池项目可实现-35℃极寒环境稳定运行,零点新能源自主研发-40℃长循环铁锂电池,服务华为等企业。

重点企业涵盖多领域:中固时代主攻固态电池产业化,科力远布局储能设备集成;邢东锂电深耕低温特种电池,零点新能源领跑华北低温锂电技术;河北金力新能源、中材锂膜在电池隔膜等关键材料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三、区域布局与集群效应

河北省电池产业已形成特色鲜明、初具规模的集群化发展态势。为应对未来竞争,需加强全局统筹,推动各集群错位发展、协同互补,构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电池产业体系。

(一)保定固态电池核心区

定位为全省电池技术创新引擎、全国固态电池研发及产业化高地,依托太行技术创新研究院构建“基础研究-中试放大-规模生产”全链条生态,为技术产业化提供全周期支撑。区域内,中固时代3000平方米固态电池中试线已启动建设,预计2025年10月投产,后续将推进2GWh生产线,远期目标10GWh产能以抢占下一代电池技术制高点;科力远储能基地一期5GWh磷酸铁锂+液冷储能项目已投产,专注电网调峰场景,提供市场化应用验证平台。未来将鼓励龙头企业联合高校共建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引进国家级研发平台,重点攻关固态电解质材料、固-固界面优化等核心技术,强化技术引领优势。

(二)邢台新河循环经济区

定位为全国“铅酸蓄电池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多品类电池循环利用标杆,已形成“铅酸电池生产-废旧电池回收-铅资源再生”闭环产业链,资源综合利用率行业领先,2023年集群产值突破80亿元。河北超威电源作为核心龙头,年产能2800万只铅酸蓄电池,产值超25亿元;邢台松赫环保年处理15万吨废旧电池,再生铅利用率达99%,提供关键支撑。未来将提前布局动力锂电池回收网络与再生技术,支持企业申请白名单资质,推动产业从“铅循环”向“铅锂协同”升级,契合全省产业多元化需求。

(三)邯郸新能源装备制造区

是京津冀重要的动力及储能电池制造基地、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核心支撑。区域内龙头项目中创新航邯郸基地总投资100亿元,规划产能20GWh,首期5GWh产线2024年投产,配套华为数字能源、吉利汽车等顶级客户,构建高端制造格局。后续将围绕中创新航等链主企业,引进正负极、隔膜、电解液等上游配套及BMS、PCS等下游集成商,提升本地化配套率,完善制造产业生态。

(四)唐山-秦皇岛锂电材料及储能产业带

依托区位优势打造双引擎,定位为北方锂电池材料供应基地、沿海大型储能装备出口基地。唐山凭借重化工基础与港口优势,重点发展正极、负极、电解液等关键材料,裕嘉联、华盛新材料推动氢氧化铝等原料规模化生产;作为能耗大市,大力发展“光伏+储能”,唐山国轩电池10GWh新能源重卡电芯项目已开工,2025年底产能预计达30GWh,聚焦储能与商用车领域。秦皇岛依托港口优势,吸引储能系统集成企业,发展面向东北亚的集装箱式储能系统,支持秦皇岛芯驰光电做大做强。未来将推动唐山与材料头部企业深化合作,支持秦皇岛港建设储能产品专用出口通道,强化对东北亚市场辐射。

(五)沧州关键材料与配套基地

定位为京津冀电池产业关键材料配套基地,致力于打造细分领域国家级“单项冠军”。沧州明珠是国内重要锂电池隔膜供应商,技术实力雄厚;远景动力沧州电池超级工厂二期2025年一季度开工,强化材料与制造协同。未来将支持沧州明珠扩大高端隔膜产能,突破薄膜拉伸工艺;鼓励其与保定、邯郸电池制造基地深化合作,形成“沧州材料-河北应用”内循环;吸引电池结构件、铝塑膜等配套企业,完善材料产业矩阵。

四、技术突破与场景应用

(一)低温特种电池领域

邢东锂电12GWh储能项目采用磷酸铁锂+自加热技术,-35℃环境下容量保持率超90%,已应用于内蒙古风电储能项目;

零点新能源研发的-40℃长循环铁锂电池,循环寿命达6000次,服务华为通信基站、极地科考设备等场景。

(二)液流电池储能赛道

承德钒钛储能基地依托本地钒资源优势,布局全钒液流电池产业链,大唐国际500MW/2000MWh项目进入调试阶段,度电成本较锂电储能降低30%。

(三)关键材料与装备配套

1.隔膜材料

河北金力新能源(永年区)年产5亿平方米湿法隔膜,涂覆技术实现3μm超薄化,供应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

中材锂膜(邯郸基地)投资20亿元建设8亿平方米基膜产线,2024年投产。

2.装备制造

唐山国轩高科投资15亿元建设电池模组PACK生产线,采用AI视觉检测系统,生产效率提升40%;

石家庄先楚核能研发核级电池组,服务深海探测、核电站应急电源等特种领域。

五、重点与核心企业

(一)综合与锂离子电池核心企业

1.风帆有限责任公司:位于保定,中国船舶旗下企业、国内铅酸蓄电池龙头,业务涵盖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电池测试及材料研发,发力锂离子电池和储能系统,拥有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风帆”为中国驰名商标,获评中国机械500强。

2.河北奥冠电源有限责任公司:位于衡水故城县,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耕铅酸电池和光伏储能,2022年启动钠离子电池项目,研发电池能量密度135Wh/kg、循环寿命5000次,投资建设3GWh智能化生产线,产品覆盖多场景,营销网络辐射60余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国家级实验室等研发平台。

3.河北金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邯郸,锂电池湿法隔膜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专注锂离子电池材料研发及应用解决方案,客户含国内外头部电池厂商,拥有企业技术中心。

4.河北零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遵化市,2015年成立,专注低温长循环铁锂电池,应用于交通、供电、储能等领域,拥有55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获评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示范企业。

5.奥冠胶体蓄电池(中国)有限公司:位于衡水衡德工业园,与“河北奥冠电源”关联紧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单位,储能电池行业标准起草单位,主导产品为锂离子电池,覆盖四大系列数百规格,销售网络遍及60余个国家和地区。

6.珠海冠宇电池(唐山)有限公司:珠海冠宇集团唐山生产基地,全球消费类聚合物软包锂电池主要供应商,生产消费电子类锂电池,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提升河北消费类锂电池产业地位。

7.石家庄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石家庄,IPO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国内主要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商,产品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领域,成本优势显著,客户含宁德时代。

8.邢东(河北)锂电科技有限公司:总部位于邢台,2022年成立,高新技术企业,专注大型工程机械特种车辆动力电池系统,研发高安全、高倍率、长寿命、耐低温动力电芯,拥有100多项全球专利。

9.河北坤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位于石家庄市,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锂电池负极材料后起之秀,产品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技术迭代快,客户含比亚迪、国轩高科。

10.北珂新能源(河北)有限公司:位于临漳县,2024年成立,专注新能源材料升级再造及工程化设备开发,规划年产2000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为锂电产业提供材料支持(公开信息待落地验证)。

11.河北瀛州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沧州河间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核心业务为锂电池回收与梯次利用、正极材料前驱体生产,是产业链循环经济关键企业。

(二)储能与太阳能电池企业

1.晶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位于邢台宁晋县,中国500强、民营500强,旗下晶澳太阳能是全球领先光伏产品制造商,专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技术壁垒高,产品远销海外,为全球单晶硅太阳能电池龙头。

2.新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廊坊,规模超万人,新奥集团通过储能系统集成深度参与电池产业。其淮安佳佳玻璃3.35MW/6.7MWh储能电站采用液冷储能一体柜,利用峰谷电价差实现年节约电费30万元。新奥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50kW SOFC系统以焦炉煤气为燃料稳定运行,30kW SOEC电解池原理样机实现高温电解水制氢,与SOFC技术形成互补。2025年,新奥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整体煤气化燃料电池发电关键技术研究”,推动SOFC在工业微电网中的应用。SOFC属于“发电型电池”,其核心部件(如电解质、电极)与传统储能电池存在技术交集,均涉及材料科学与电化学工程。

3.河北超威电源有限公司(新河县):位于邢台新河县,2012年成立,当地产业集群“领跑者”,生产电动助力车及新能源电池,拥有26项专利,华北重要铅酸动力电池基地。2021年起两次技术改造,产能提升至年2800万只;2024年产值超25亿元、纳税超亿元,订单充足。旗下浙江超威电力12.18MW屋顶光伏项目并网,25年预计发电3.391亿千瓦时,减碳33.8万吨。

4.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保定,曾为全球最大垂直一体化光伏制造商,持续运营,布局n型TOPCon等新一代高效电池技术。

(三)区域特色企业

1.唐山亨坤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位于唐山,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专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服务动力和储能市场,贴近港口降低物流成本,客户含本地车企。

2.河北菲力科电源有限公司:位于邯郸,小微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生产锂电池及电源系统,为通信、应急领域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3.风帆唐山公司:位于唐山古冶区,2007年达产,2020年获评高新技术企业,2024年获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风帆有限责任公司核心生产基地,专注起动用铅酸蓄电池,年产能200万只/230万kVAh,主导产品为商用车、船舶、特种车辆专用蓄电池。

4.邢台松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新河县):位于新河经济开发区,河北松赫再生资源全资子公司(母公司2016年新三板挂牌,2017年进创新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铅蓄电池循环产业链关键环节,与河北超威协同形成“生产-回收-再生”闭环。立项年处理60万吨废旧电池项目(总投资20亿元),一期2022年投产,年产值30亿元;二期将新增锂电池回收线,全部建成后年处理能力60万吨。2024年投资1000万元改造环保设施,降能耗10%以上,为河北超威提供再生原料。

(四)新兴与细分领域企业

1.中海巢(河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石家庄,规模100-499人,专注户用储能系统,开发锂电池及EMS能量管理系统,拥有软件算法优势,与智能家居厂商合作紧密,提供家庭储能解决方案。

2.河北敬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石家庄平山县,依托敬业集团,布局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生产动力电池系统,应用于电动汽车及电网储能,整合钢铁集团资源降本增效。

3.河北圣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邢台,高新技术企业,专注钠离子电池研发、生产与销售,是河北钠电池赛道重要玩家。

4.中固时代保定分公司:坐落于保定高新区氢能产业园,中科院物理所孵化的固态电池产业化核心载体,拥有3000㎡中试线(2025年10月投产),兼容全固态与固液混合技术,核心技术含原位固态化、中心液冷,能量密度超400Wh/kg,宽温域适配性强。与科力远、太行研究院深度合作,远期规划2GWh量产线,聚焦储能、商用车领域,助力千亿级固态电池产业集群构建。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1121/50013178.html

责任编辑:cao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