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2日,第三十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正在巴西贝伦举行。这座坐落于亚马孙雨林深处的“临时气候首都”,正见证全球气候行动从“规则制定”走向“承诺落实”的关键转折。
当日下午,由生态环境部指导、“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与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主办的“推动绿色创新合作 共建绿色丝绸之路”主题边会在中国角成功举办。海辰储能投资发展总监王昊受邀出席,并以“创新与本地实践,共促全球绿色转型”为主题发言,分享企业在技术创新与本地化实践方面的成果与经验。
本次高级别边会旨在为政府、金融与研究机构、非政府组织及私营部门搭建关键平台,以促进绿色丝绸之路框架下的国际合作。讨论聚焦技术创新、气候融资与市场机制等重点议题,共同探讨通过务实行动加速全球绿色低碳转型。

创新为核:储能赋能绿色转型
王昊表示,技术创新是绿色转型的核心驱动力,而真正的创新应以落地应用和改善民生为目标。作为全球领先的一体化储能解决方案商与服务商,海辰储能持续突破行业技术边界,大力推动绿色能源转型。
在全球能源体系加速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转型的过程中,长时储能正成为实现绿色转型的关键支撑,其能够跨越昼夜乃至更长时间周期,有效解决能源供需错配问题,是支撑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网、保障全社会持续使用绿色电力的重要基石。

“创新与本地实践,共促全球绿色转型”为主题发言
在长时储能领域,公司率先推出全球首款千安时级长时储能∞Cell 1175Ah电池与 ∞Power 6.25MWh系统解决方案,为构建全天候绿色电力体系奠定基础。
面向高能耗等场景方面,海辰储能于今年RE+展会发布AIDC储能解决方案,创新融合锂电与钠电技术优势,可为数据中心提供高稳定性与高效率的绿色电力支撑,这一全新解决方案标志着长时储能在数据中心领域应用的全新突破。
这些技术突破不仅确立了海辰储能的行业领先地位,更诠释了企业专注储能,推动储能技术成为全球绿色能源转型的可靠支撑。
本土为基:实践展现中国企业担当
“创新是引擎,本地化是根基。”王昊表示,海辰储能始终将本地化视为全球化战略的核心,通过构建本地供应链、人才与服务体系,让技术更好适应区域气候与市场需求。
这一理念在海辰储能的全球实践中得到充分印证。例如在北美地区,面对得克萨斯州55℃极端高温、飓风级强风等恶劣环境,海辰储能为600MWh项目量身打造全液冷储能系统,配备多层级消防防护与高等级结构防护,依托本地服务团队、区域仓储中心及72小时快速响应承诺,实现系统在极端条件下的安全稳定运行,用本土化服务能力诠释了“以客户为中心”理念的核心价值。
全球协同:共建绿色丝绸之路生态
当前,“绿色丝绸之路”等发展倡议正成为全球绿色转型的重要纽带,而这一倡议的核心,正是“全球视野、本地实践”的协同发展理念。王昊表示,海辰储能的创新与本地化实践,始终与绿色丝绸之路的发展愿景同频共振。
海辰储能坚持“开放合作、共享共赢”的发展原则,通过深化与全球合作伙伴的协同,将创新产品方案应用于本地化的经济与社区发展,既为当地创造了就业与经济价值,也降低了绿色转型风险,实现了“企业发展、区域受益、全球共赢”的良性循环。这种“创新+本地化”的双轮驱动模式,不仅让海辰储能在全球市场赢得广泛认可,更为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行稳致远:以责任行动共促未来
面向未来,海辰储能将继续秉持“创新为核、本土为基、开放协同”的理念,持续攻关核心技术、深化全球本地化战略,与全球伙伴携手推动能源转型,为建设绿色丝绸之路与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让绿色成为世界发展的鲜明底色。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1114/5001261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