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持续深化推进,中国新型储能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迈向规模化、智能化发展的新阶段。面对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带来的波动性挑战,以及百兆瓦级储能电站的庞大调控管理需求,国能日新自主研发的储能智慧EMS⁺系统,为贵州关岭200MW/400MWh共享储能项目贡献“智慧大脑”。
该项目不仅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共享储能电站,更通过毫秒级响应、多重安全防护与智能协控能力,为平缓新能源出力波动、促进新能源消纳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解决方案,成为构建高弹性电网进程中的标杆实践。国能日新EMS⁺系统为独立储能参与电力交易提供数智化技术基础、开拓广阔的价值空间。

贵州关岭200MW/400MWh共享储能项目现场
项目实效
夯实贵州关岭共享储能数智化运营基础
作为西南地区储能领域的标志性工程,除了“够大”,还要够“智慧”。贵州关岭共享储能通过部署国能日新EMS⁺系统,实现了四大维度的重要跃升:
调控响应跃升:毫秒级数据采集与控制指令下发能力,系统响应延迟稳定控制在50毫秒以内,较传统集中式架构效率提升超80%。AI深度学习具备多元数据处理分析学习能力,分析结果应用于系统状态预测与管理,显著提高系统安全和运营稳定性。
并网效率跃升:EMS与220kV升压站无缝对接,支持35kV集电线路多点接入,系统调试周期缩短30%。
社会效益跃升:每年可消纳风光弃电达1.5亿千瓦时,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6万吨,支撑关岭县新能源渗透率提升至35%。
经济效益跃升:国能日新EMS⁺智能运维系统推动该独立储能的电力充放策略更加智能、调度控制更加精准,储能系统效率的提升可直接保障未来交易决策有效落地。
技术突破
破解大规模储能运营难题
01 AI驱动的电池安全预警风险防控功能
AI价值赋能,将数据转化为前瞻性决策能力,重塑储能安全新标准。作为国能日新EMS⁺的创新功能模块,系统基于深度学习网络(CNN、LSTM等) ,提取分析电压、电流时序等原始数据,在多维数据中持续训练,并对重要参数指标状态进行预测,实现对磷酸铁锂电池全生命周期安全防护。该功能具备故障预判诊断、热失控预警、电池状态评估等能力,并兼容不同厂家电池规格,展现出强大的泛化能力,为电站安全运维构建起前瞻性预警防线。

“数据输入—AI迁移学习—状态预测” 流程图
02 海量数据毫秒级响应与高效存储
200MW/400MWh储能系统体量庞大,系统中拥有超过3000个设备节点,为驾驭这股“数据洪流”,国能日新EMS⁺依托开放式分层分布架构,实现了毫秒级数据采集与控制指令下发,系统响应延迟稳定控制在50毫秒以内,较传统集中式架构效率提升超80%;针对储能系统“两充两放”运行特性及静置期数据冗余的特点,系统创新采用时序数据库压缩与变位存储技术,通过设置变化值死区,将“海量数据、秒级存储、有限磁盘”的矛盾需求高效统一,显著降低硬件投入与运维成本。
03 多级安防、适配电网 保障储能安全平滑调控
国能日新EMS⁺极度重视系统运行安全、储能安全、充放电安全,将安全与防护作为系统设计的第一优先级。系统严格遵循贵州省调充放电速率规范,具备与储能实际高度适配的平滑出力与一次调频能力,且已通过电科院并网认证,该系统为本地电网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其验证数据更为其他省份独立储能调度提供了重要参考;通过BMS、PCS、EMS的多层级联动控制,系统实时监测电芯健康状态与簇间环流,同步响应AGC/AVC调频指令,调频容量达标率100%,确保220kV高压并网零事故运行;在电池安全防护方面,系统具备无效数据清洗、多维度实时监测、热失控预防等功能,支持本地手动/自动、远方调度/集控自动等多种运行模式,配合秒级切换的双机热备架构,为电站无人值守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以技术革新驱动智储新未来
贵州关岭项目的成功实践印证,国能日新储能EMS⁺凭借其高精度、高可靠、高扩展性的技术优势,已成为大容量储能电站当之无愧的“智慧中枢”,也是储能参与其他业务的核心技术保障。独立储能凭借响应迅速、配置灵活、调节精准的特性,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中发挥关键作用。同时,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化,国能日新正持续推动AI算法在储能参与电力交易中的深度应用,让智慧储能充分发挥在新能源领域的价值驱动作用,助力 “源网荷储”项目高质量落地。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1107/5001204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