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I 储能科技企业星辰新能宣布完成超 3 亿元 A 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信建投资本、四川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基金、长石投资及绍兴星辉基金等实力机构。值得关注的是,这并非星辰新能首次获得资本青睐,此前 Pre-A 轮融资中,国电投产业基金、中车资本、五矿创投、中国石油昆仑资本等产投方已率先布局,两次融资的背后,是资本市场对其 “液锂混储 + AI 交易” 创新战略与全产业链实力的高度认可。
星辰新能自2021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企业发展。公司依托中南大学深厚的科研积淀,深耕全钒液流电池技术领域,并不断拓展储能硬件和软件技术,逐步构建起覆盖“储存电—管理电—交易电”全价值链的储能科技平台。这一战略布局使公司成功实现了从单一设备制造商向储能综合投资运营商转型升级。
在技术路线选择上,星辰新能创新性地提出“全钒液流电池+磷酸铁锂”混合储能方案。这一技术组合充分发挥了两种电池技术的协同优势:磷酸铁锂电池凭借快速响应能力,完美胜任电网调频等高频辅助服务;全钒液流电池则依托4小时以上的长时放电能力和超过25000次的循环寿命,为电网提供稳定可靠的长时储能支持。
乌兰察布 200MW/800MWh 组串式独立储能电站成为这一模式的标杆实践。该项目创新性地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全钒液流电池”的混合架构,二者优势互补,构建起“短时响应+长时调节”的坚实保障。据统计,该混合架构较单一锂电池方案容量利用率可提升15%,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降低20%以上。
AI技术的深度赋能,则进一步释放了该模式的盈利潜力。星辰新能自主开发的人工智能电力交易管理系统、整合气象预测、功率预测、电价预测数据,可预判中长期风光出力与分钟级市场波动,动态优化充放电策略;指导磷酸铁锂电池参与分钟级高频套利,全钒液流电池聚焦小时级峰谷套利,同时参与调频、调峰服务获取多场景收益。
截至目前,星辰新能已在浙江、江苏、北京等多省份完成产业布局,市场拓展成效显著。内蒙古蒙西正在建设的3个新型储能电站项目装机容量共0.75GW/3GWh,星辰新能凭借“智慧交易型混储电站”核心模式,在储能赛道构建起独特竞争力。
对于本轮融资的用途,星辰新能表示将重点投向全钒液流技术的研发和交易运营系统平台的建设,强化电站运营能力。重点推进交易型混储电站的模式在更多区域的落地应用。公司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实现全国重点新能源基地项目的全覆盖,并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模式优化,为客户创造持续、稳定、最大化的价值。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1106/5001201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