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强强联手!迪诺思携手亿纬锂能构建全国锂电池回收网络

来源:新能源新材料开发与再生利用 发布时间:2025-10-29 09:00:47
分享

近日,北京迪诺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锂电池制造龙头企业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构建全国锂电池回收网络服务体系。这一合作标志着锂电池产业链闭环建设迈出重要一步,为正在迎来退役高峰的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提供了新模式。随着首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进入规模化退役阶段,如何高效、环保地处理废旧电池已成为整个行业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

01 电池退役潮下的强强联合

北京迪诺思依托其在北京的区位优势,以及旗下山西迪诺思和海南省鑫煜新能源科技公司在华北、华中、成渝地区及海南建立的回收服务网点,已在山西、海南分别建成回收综合利用生产基地。

亿纬锂能则是专注于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研发、生产和销售的行业龙头企业,构建了从材料、电芯、BMS到系统的全体系研发平台。

双方合作将整合彼此在锂电池制造、梯次利用、再生回收、全球回收网络、研发生产等锂电池循环产业全链条的资源优势及信息渠道,形成信息共享和市场协同的合作机制。

下一步,双方计划利用海南封关的历史机遇,共同打造海南回收示范项目

02 千亿级市场迎来爆发期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电池回收利用委员会产业研究部预计,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达82万吨,首轮退役潮即将全面到来;而2028年起,退役量将突破400万吨关口,行业产值也将冲至2800亿元以上。

我国新能源汽车从2015年左右开始规模化量产,动力电池寿命普遍为5年至8年。这意味着,2023年前后首批动力电池开始退役,退役量呈现递增式发展。

通常情况下,当电池容量衰减至80%以下,不能有效满足新能源汽车使用需求时,就需要对其进行回收。但这些退役电池并非只能报废,其中含有高价值金属,对其回收再利用能缓解锂钴镍等资源的对外依存度。

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会长王小康表示,到2030年,我国动力及储能电池累计退役量将超过300万吨。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400多亿元,比2022年实际市场规模增长可能超过9倍。

03 从“分散竞争”走向“生态协同”

目前锂电池回收产业正呈现协同发展趋势。在电池退役量攀升、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头部电池企业纷纷通过合作开展回收网络布局,实现技术、渠道与资源的深度互补。

近年来电池回收再利用领域企业合作日益深化,已有多家公司通过签署合作协议、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加码布局,其中不乏上游矿企、中游电池制造商、下游车企及第三方回收公司。

除迪诺思与亿纬锂能的合作外,天奇股份也与亿纬锂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拟共同构建锂电池“制造—应用—逆向回收—再生利用”全链条闭环体系。

巴特瑞科技与北京迪诺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聚焦行业信息共享、资源协同、共建回收网点、技术赋能四大维度。

这种协同发展模式有助于企业提升盈利能力,并为行业规范化和可持续化发展提供新动能

随着高覆盖率回收网络的逐步完善,产业布局将更趋合理,资源回收效率提升,成本有效降低,整体竞争力增强。动力电池回收产业有望为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1029/50011305.html

责任编辑:caoyang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