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宁夏新能源与储能装机实现“双突破”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25-10-07 16:37:04
分享

日前,位于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的新能源基地一期10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及配套储能设施实现全面并网发电。至此,宁夏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5000万千瓦,达5048万千瓦,占全区电力总装机容量比重高达62.6%;储能装机容量同步突破600万千瓦,达614万千瓦/1293万千瓦时,实现新能源与储能装机“双突破”。这不仅标志着宁夏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新型能源体系进程中迈出坚实步伐,更为我国西部省区推进能源革命提供了可借鉴的“宁夏经验”。

宁夏作为我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近年来依托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及干旱少雨的气候特征,持续推进“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建设。然而,高比例新能源具有的随机性、间歇性特征,对区域电网稳定运行构成显著挑战。有风有光时电力外送受限,无风无光时电力供应不足的矛盾亟待破解。

此次投产的红寺堡区新能源基地100万千瓦光伏项目,是国家“沙戈荒”新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宁夏破解上述难题的关键举措。该项目不仅规模显著,更凭借“光伏+储能”一体化模式成为行业标杆,其配套储能设施进一步提升了电力消纳能力。配套储能设施相当于为波动性较强的光伏电力配置了大型“稳定器”与“电力银行”:在日照充足时段储存富余电能,在夜间或用电高峰时段释放至电网,有效平抑光伏电力输出波动,提升电网调节能力与运行效率。叠加此前投运的省域绿电园区、中衡直流等外送通道,宁夏新能源已形成“风-光-储”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格局,在推动产业低碳转型、提升绿电消费比例、实现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接受《中国能源报》采访时指出,宁夏此次实现的“双突破”标志着其发展模式从单纯追求新能源装机规模,转向了保障新能源高效消纳与系统安全稳定并重的新阶段。这种转变为我国西部省区推动能源革命提供了两条可操作的新路径:一方面,以高水平绿电园区建设带动能源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提升煤化工、硅基、铝锰、大数据算力等特色优势产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强化风光资源开发利用的计划性、科学性和前瞻性,推动数字信息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构建绿色低碳、科学高效、智慧协同的新型能源体系;另一方面,夯实能源安全稳定治理体系,激励储能积极参与系统调峰调频,有效破解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间歇性、波动性难题,为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增后劲、添活力。

针对宁夏探索将储能提升至与新能源同等重要战略位置的顶层设计思路,孙传旺总结了三条值得推广的经验:一是在政策层面,强化新能源政策体系协同与专项资金扶持,鼓励地方出台支持新型储能发展的专项政策,因地制宜推动多元化储能科学配置;二是在市场机制层面,健全新能源及储能发展与运行体系,鼓励储能与发电企业联合参与各类市场交易,推动交易规则、价格机制与技术系统高效整合;三是在电网规划层面,构建新型储能与电网协同调度机制,实现“新能源出力预测-储能充放电策略-电网调度指令”全链条协同优化,提升储能配置和电网稳定运行需求匹配度。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1007/50009710.html

责任编辑:cao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