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最高峰谷价差1.2497元/Wh!10月全国代理购电价格汇总

来源:碳索储能网整理 发布时间:2025-10-01 08:06:04
分享

全国各省市10月电网代理购电价格陆续落地,碳索储能网对各地价格进行系统性梳理。包括从电价执行范围调整及峰谷价差变化,供从业者参考。

峰谷电价执行范围收缩

区域差异持续分化

进入10月后,全国多地正式告别迎峰度夏用电高峰,尖峰、深谷电价执行范围随之大幅收缩。

从当前执行情况来看,仅山东、湖北两省保持执行尖峰电价;广东省采取“高温触发制”,在广州日最高气温达到35℃及以上的高温天,临时启动尖峰电价性。

深谷电价的执行格局同样清晰:山东、浙江、江西三省全面推行深谷电价,上海仅针对大工业用电群体执行;安徽限定执行范围——仅对用电容量315千伏安及以上、执行工商业两部制电价与峰谷分时电价的工业用户开放,且执行时段集中在每年3天及以上的节假日,精准聚焦高耗能行业的错峰用电需求。

峰谷价差两极分化

峰谷价差作为反映电力供需结构的核心指标,在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价机制下呈现出显著差异,具体可分为五大核心场景:

(一)单一制电价(电压不满1千伏)

在此场景下,全国13个省市峰谷价差突破0.7元/KWh,其中海南、广东(珠三角五市)、广东(江门市)三地表现尤为突出,价差均超过1元/KWh,分别达到1.0504元/KWh、1.0258元/KWh、1.0207元/KWh,成为全国峰谷价差最高的区域。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甘肃,该场景下价差仅为0.036698元/KWh,为全国最低,区域间差值悬殊。

图片

 (二)单一制1.5倍电价(电压不满1千伏)

在此场景下,浙江与湖南领跑全国,浙江最大峰谷价差达1.2497元/KWh,湖南以1.2462元/KWh紧随其后,两地价差近乎持平。峰谷价差超过0.7元/KWh的地区共8个,包括天津、河北、山东、北京等华北核心省市,凸显出北方地区秋季用电的结构性特征。

图片

(三)一般工商业单一制电价(电压1-10(20)千伏)

在此场景下,共有14个省市峰谷价差超0.7元/KWh,海南是唯一价差突破1元/KWh的地区,具体为1.0203元/KWh,延续了其在低电压等级场景下的高差值优势。

图片

从环比变化来看,甘肃、浙江、青海、天津、山东五地表现活跃,价差环比增幅均超过10%,其中甘肃增幅最高,达44.18%;浙江、青海紧随其后,增幅分别为24.86%、22.68%。而广东各市区因本月取消尖峰电价,价差环比均下降20%以上,成为环比降幅最显著的区域。

图片

(四)大工业两部制电价(电压1-10(20)千伏)

该场景下,峰谷价差超0.7元/KWh的地区共14个,山东、上海、浙江占据前三甲,价差分别为0.9678元/KWh、0.9175元/KWh、0.9154元/KWh,华东与华北地区的工业用电价格差异进一步显现。

图片

在环比变化上,全国18个省市实现价差环比上涨,甘肃再次以44.18%的增幅领跑;青海、浙江增幅超20%,天津、山东、湖南增幅超10%,多地工业用电的价差弹性显著提升。

图片

(五)大工业两部制电价(电压35-110千伏)

10月全国共有11个地区在此高电压等级场景下峰谷价差超0.7元/KWh,山东以0.9678元/KWh的价差成为该场景下的“价差之王”。

图片

综合来看,2025年10月全国各省市峰谷价差呈现“整体偏低”的特征,与往年同期或此前用电高峰月份相比,价差水平明显回落。

从各核心场景数据可见,峰谷价差超过1元/KWh的地区数量极少,这一现象与10月尖峰、深谷电价执行范围大幅收缩直接相关——迎峰度夏结束后,电力供需紧张态势缓解,高电价调节机制的触发频率降低,叠加部分地区取消尖峰电价(如广东),共同导致峰谷价差收窄。

对于工商业用户而言,较低的峰谷价差意味着错峰用电的成本节省空间有所压缩,需结合自身用电负荷特征重新调整用电策略;对储能行业而言,短期内价差收益空间或受一定影响,但区域间价差分化仍为储能项目布局提供了差异化机会。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1001/50009654.html

责任编辑:cao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