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治亿指出,在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和电力市场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储能行业正经历从“政策驱动”到“需求驱动”、从“成本导向”向“价值导向”的关键转型。特别是近期国家层面出台的《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进一步明确了行业技术发展与市场应用的方向,并对储能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源网荷储协同性以及智能化运营提出了更高要求。天合储能积极应对趋势,持续推动系统能力升级。
构建“从电芯到系统”全链路安全体系,筑牢安全根基
在安全方面,天合储能坚持“安全是储能的生命线”,构建覆盖电芯材料、Pack集成到整舱系统的多层级防护体系。在电芯层级,采用高热稳定性正极材料与优化隔膜技术,将电芯耐高温性能提升至180℃。在Pack层级,通过高阻燃材料、全域温度监测、毫秒级熔断和Pack级消防系统,实现对热失控的早期抑制。
为验证系统在极端情况下的可靠性,天合储能完成了整舱级火灾测试,模拟从电芯热失控到明火发展的全过程。测试结果显示,其消防系统能够快速扑灭火势且无复燃,各项指标符合NFPA 855、NFPA 69等国际标准。泄爆与防爆通风设计也通过第三方莱茵认证,保障事故压力与可燃气体可控。在电气安全方面,系统创新采用三级电气保护和多级隔离机制,结合电弧闪光分析,全面保障设备与人员安全。
此外,天合储能构建了“云-边-端”协同的三级安全预警平台,覆盖绝缘异常、电压跳变、热失控、离群电芯等关键风险点,实现从设备级、站级到云端的立体化监控。结合AI大数据全景监测平台,可对电芯、PCS、电池舱等核心设备进行健康评估与故障预测,实现24小时动态运维,提前识别隐患并预警,有效杜绝安全风险,契合《专项行动方案》中关于“人工智能+”融合应用的要求。
提升全生命周期收益,强化多场景适配能力
除了安全升级,新一代系统在经济效益方面也实现跨越式提升,通过搭载587Ah超大容量电芯,新一代6MWh+系统单舱能量密度提升24.6%,有效降低土地占用与EPC成本。配合风液混动温控技术、电芯首年零衰减设计、96%的系统效率(RTE),以及15000cls以上的的循环寿命,系统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LCOS)较上一代降低约12.5%,为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创造更大收益空间。
天合储能致力于在不同应用场景中验证并释放储能价值,为大型新能源配储、独立共享储能、工商业园区及海外微电网等复杂场景,提供定制化系统配置与调度策略,保障项目在全生命周期内高效稳定运行。截至2025年上半年,天合储能全球累计出货量已突12GWh,项目覆盖亚太、拉美、中东非、北美等多个市场,展现出卓越的并网适应性与本地服务能力。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已签单的海外订单超10GWh,预计在2025-2026年交付,展现天合储能的全球领先力。
未来,天合储能将继续发挥产业协同优势,以高效、可靠、智能的储能产品与解决方案,赋能多元场景下的规模化应用,持续推动储能系统向更安全、更经济、更智能的方向演进,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贡献天合力量。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928/50009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