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比亚迪最大,特斯拉最快!储能“新品之争”重写行业规则

来源:碳索储能 发布时间:2025-09-23 20:32:16
分享

半个月内,比亚迪、特斯拉两大新能源企业相继发布“颠覆性”储能产品。比亚迪“浩瀚”系统采用2710AH刀片电池,支撑GW级别的构网型储能系统构建。特斯拉Megablock以即插即用的架构,强调“现场部署效率优化”。

今年6月,阳光电源也推出了新产品——PowerTitan 3.0 Plus,采用行业首个可量产684Ah叠片大电芯,创下当时能量密度之王。

值得关注的是,三巨头的竞争虽然各有侧重,但揭示了同一个趋势——储能的新品角力规则已跳出“参数比拼”的浅层逻辑,而是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背景下,争夺“核心载体”的话语权,包含了技术路线、场景适配与成本控制的多维博弈。

图片

三种技术“哲学的分野”

储能新品的核心参数并非孤立数字,而是企业战略基因的直接投射。

比亚迪的“浩瀚”系统中,14.5MWh的最小单元容量达到了传统方案的两倍以上,配合2710Ah大容量刀片电池,规模为1GWh储能场站中,集装箱数量从145个锐减至69个。

特斯拉的“最快”与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迭代逻辑一脉相承。Megapack3在延续了电动车领域的热泵技术的基础上,通过78%的连接简化实现系统响应的“极速进化”,其Megablock组合系统20MWh的中压输出能力,以硬件撬动软件效能,让电网调频更加灵敏。

阳光电源则将企业核心增长曲线优势发挥到最大。PowerTitan3.0不仅实现467kWh/平方米的空间利用率,更通过液冷系统将电芯温差控制在2.5℃以内,在-15℃至45℃的宽温域保持稳定输出。这种“环境适应性密度”的突破,是其在欧美高端市场立足的关键,2024年,阳光电源海外业务毛利率达到40.29%。

图片

从参数表到应用场景的争夺

“越大,便越好么?”

几乎全部重视研发的储能企业,都会给出同样的答案:技术的迭代,是为了服务市场需求。

很明显,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进程加快,储能的技术迭代空间还非常大。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决定了企业终将走向不同技术方向。未来储能的竞争,比的不是谁的参数更漂亮,而是谁更能嵌入目标客户的能源生态。

以比亚迪为例,今年4月,拉美最大光储电站——智利基亚瓜(Quillagua) 221MW/ 1200MWh光储电站项目投运。比亚迪储能为其量身定制的高安全、高防护的MC Cube魔方储能系统采用CTS(电芯直接到系统)超级集成技术,并将刀片电池直接集成到储能系统,空间利用率大幅提升98%。

比亚迪魔方储能系统助力基亚瓜电站在日落后以 20万kW功率持续向电网供电6.2小时,实现“白天发电、夜间供电”全时段清洁能源供应。获得该电站运营方Contour Global公司认可,并锁定了其另一个项目的储能供应。

特斯拉则在电网侧加速渗透“最快”优势。其Megablock系统91%的中压往返效率,使其成为北美独立储能电站的首选——在加州的调频项目中,该系统能在毫秒级响应电网负荷波动,这种“电网调节剂”的定位,与特斯拉能源网络的宏大构想形成呼应。

阳光电源的“密度战”则精准锚定高端细分市场。面对中东高温与欧洲弱电网的双重挑战,PowerTitan3.0的热管理技术与构网型能力形成差异化护城河:既能在中东沙漠地区实现高效发电,又能通过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支撑欧洲弱电网稳定,形成“一器多能”的密度优势。

图片

终极命题:成本、技术与标准的三角平衡

展望未来,低头看路。

“全球累计装机容量1.5TW”的光明前景背后,眼下企业仍需处理好技术进步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国内价格“卷无可卷”,海外市场也因中国企业的参与而越发彰显性价比的背景下,无论是大厂还是中小企业,“成本账”必须得算。

在“成本可接受、技术领先性、标准适配度”之间找到最优解,新品之争的底层逻辑在这场“新品之争”中也显而易见。

比亚迪用“规模换成本”:1GWh场站占地面积节省33%、电芯数量减少76%,将单位容量成本压低至0.72元/Wh;

特斯拉采用“技术降本”:优化热管理、部件集成,降低成本同时保证性能,正在重塑储能系统的成本结构,也是大多数企业探索的路径。

阳光电源选择了“技术溢价覆盖成本”:构网型技术与液冷方案带来的高毛利率,让其在高端市场实现“以质取胜”。2025年上半年,阳光电源储能系统出货量已经超越特斯拉,跃居全球第一。此外,阳光电源积极参与全球构网型储能标准制定,正试图将技术优势转化为行业规则。

图片

没有全能冠军,只有生态赢家

储能新品的参数比拼终会抵达终点,但技术路线的分化将持续深化。让技术融入生态,点明了储能市场未来的竞争格局。

“最大、最快、最高”之争,标志着储能新市场竞争的开端,——只有那些能读懂场景需求、平衡三方诉求的企业,才能成为真正的时代赢家。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923/50009217.html

责任编辑:cao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