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度电收益将超0.38元!10月起,湖北新能源产业要“起飞”了?

来源:碳索储能 发布时间:2025-09-05 17:37:22
分享

迅猛的新能源装机潮之后,新能源电价在“滑滑梯”式下滑。如果没有健全的政策兜底,必然导致新能源收益的严重不确定,影响投资者与建设者的信心,进而阻碍行业发展。

以湖北为例,上半年,湖北分布式光伏电站平均市场价格0.22~0.25元,发电成本却高达0.35元,由于没有明确的“保底”政策,大部分电站赔本运行、举步维艰,不少企业因此离开了湖北,甚至退出了行业。

9月初,《湖北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正式落地。该方案给给予了存量项目充分保障,也为增量市场指明方向。方案落地后,湖北作为九省通衢,在交通、经济枢纽之外,是否能发挥能源枢纽的关键作用,孕育出新能源市场的广阔机遇?

0.4161元,80%,湖北136号文中的两个关键数字

对于2025年6月1日前投产的存量项目,新政策明确其可享受0.4161元/千瓦时的固定机制电价,集中式机制电量比例上限12.5%、分布式80%,执行期限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关键阶段。

以湖北某存量分布式光伏项目为例,该项目月度上网电量10万千瓦时,全部电量都进入现货市场,按上半年现货市场价格0.22元/千瓦时,当月省内光伏发电现货市场交易均价为0.21元/千瓦时计算。该项目现货市场电费收益:10*0.22=2.2万元;机制电量差价补偿电费收益:10*80%*(0.4161-0.21)=1.6万元。总结算电费为2.2+1.6=3.8万元,平均结算价格为0.38元/千瓦时。收益较之前增长了72%。

对增量分布式项目,改革后不再具有“保量保价”的稳定收益,需要采取竞价机制,全量进入市场,报价低者优先,且需满足AGC功能或“四可”调控要求。

对此,湖北省能源局在表示,对存量分布式项目,通过给予80%比例的机制电量,因湖北燃煤基准价水平较高,综合测算已经提供了充分保障。可从四个方面提升:

一是适应市场竞争环境。把握市场供需形势,研究价格波动规律,合理选择位置,制定科学的竞价策略。

二是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加强场站运营质效管控,提高发电预测能力,精准控制出力。

三是提高自用电量比重。改革鼓励分布式新能源项目就近平衡调节,明确分布式光伏连续两个自然年自发自用率都高于全省分布式平均自发自用率10个百分点以上的,机制电价执行期限可增加1年,最多可增加2年。

四是创新项目收益模式。积极响应系统调节需求,主动参与虚拟电厂、聚合交易,提高项目综合利用效率。

更值得关注的是,政策对辅助服务市场的完善,成为储能产业发展关键契机。此前,湖北储能电站主要依赖新能源项目配套建设,缺乏独立收益渠道,部分电站年亏损率达15%以上。

新政明确了辅助服务市场价格机制,储能可通过提供调频、调峰等服务获取收益,费用通过电力市场传导至用户侧。虽然目前,辅助价格机制还未确定,参考国内其他省份价格,预计一座2万千瓦/4万千瓦时的储能电站,参与调频服务,年收益有望提升至2000万元以上,基本可覆盖运营成本。

“新能源消纳大省”与“华中电价洼地”

至2025年7月底,湖北省新能源总装机突破5300万千瓦,占总装机比重超40%,光伏装机已超越火电成为全省第一大电源,其中分布式光伏装机占比超35%,集中式风电项目主要分布在鄂西、鄂北等风资源富集区域。据湖北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预计到2026年,全省风电、光伏累计装机量将突破1200万千瓦,储能配套容量将达到150万千瓦以上。

湖北作为经济中心,能源需求旺盛,九省通衢的区域定位,也赋予了其在能源络中的重要位置。“十四五”期间,国网湖北电力承担建设了“五交五直”10项特高压工程,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于今年9月正式投运,该工程起于西藏四川交界处白玉县,止于湖北省黄石市,每年可将金沙江上游约 400 亿千瓦时的水、风、光等清洁电能输送至湖北。华中特高压交流“日”字形双环网中,湖北处于中枢位置,凸显其电力承接转送重要地位。

还有一点值得关注,2025年初,湖北出台《关于加力助企解难推动中小企业稳健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降低用能成本。力争2027年底打造成为‘华中电价洼地’。”该政策中提到打造电价洼地的两条举措,一是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争取陕武、金上直流送电优惠价格政策。二是研究出台重大节假日深谷电价机制,引导中小企业用电‘削峰填谷’,降低用电成本。

所以,在全国电力市场中,湖北的定位是消纳+中转,湖北不缺新能源,缺的是将新能源高效、充分地利用、承接、转运的方法。随着“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零售市场+绿电绿证”五位一体、“省内+省间”协同运行的电力市场体系建成,源网侧、用户侧储能将迎来巨大发展潜力。

对此,湖北省发改委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持续发力,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融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一是积极支持多能互补合理开发。注重水电等优势传统能源与风电、光伏、氢能等新能源多能互补、深度融合。组织建设一批源网荷储示范项目,探索“储能应用拓展、用电成本下降、零碳园区打造”三赢新途径。二是推进“新能源+储能”融合发展。按照统筹全省新型储能总量需求和优化断面卡口局部需求原则,通过新能源竞配方式建设一批新型储能电站,解决电网断面卡口问题。三是鼓励用户侧储能加快发展。按照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安全可靠的原则,引导工商业企业等自主建设新型储能设施,降低用电成本,缓解电网高峰供电压力。

《湖北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将于10月起执行,必然为湖北能源转型带来重要机遇。9月25日,由索比光伏、索比咨询、碳索储能网联合主办的2025湖北分布式光储论坛 第五届华中光伏论坛将在武汉隆重举行。届时,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等,将围绕新政与华中地区资源特点,共探光储融合发展新机遇。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905/50007911.html

责任编辑:cao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