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科技巨头谷歌、微软等为寻求其数据中心的稳定能源供应,在自建核电站基础上,布局相关核储一体化技术,如核电站与数据中心之间的电力传输优化技术、储能与核电协同工作的智能控制系统等。今年7月,谷歌宣布未来两年投资250亿美元,用于宾夕法尼亚州及PJM互联电网覆盖的周边其他13州建设数据中心,其中30亿美元将探索改造宾夕法尼亚的两座水电站项目。
2024年,中国阿里、腾讯、百度的资本开支合计约131亿美元,据Bloomberg一致预期,2025年达158.3亿美元,同比增长21%。按电力配套占建设成本45%至50%估算,2025年中国这三大企业花在配套电气系统的投资将达71.2亿至79.15亿美元左右。
智算中心,破局储能发展路径
双登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钟义华表示,随着大模型、AI技术的爆发式增长,智算中心单机柜功耗已从传统的2-8kW攀升至20-50kW,未来或将突破100kW,预计2025年AIDC智算中心能耗将达77.7TWh,五年增长六倍。“高密供电、高效制冷、更小占地、快速部署”成为AIDC智算中心的核心需求。点明了储能深入参与数据中心建设的升级路径。
技术方面,随着智算中心对PUE(电源使用效率)指标要求日益严格,液冷技术成为趋势。目前液冷机柜适配及冷却液技术仍需突破。此外,单机柜功率需求不断增长,推动机柜设计向更高能量密度发展。
运维方面,关注高用量背后的成本控制,储能系统服务于AI,也应充分利用AI,建立智能化电力调度平台,结合区域、时间、电力类型等因素,生成最优能源使用模式。
而随着AI技术与电力行业的不断深入融合,企业还应注重培养既懂AI技术又熟悉电力行业的复合型人才,实现AI与电力行业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在AI 算力持续狂飙的背景下,“算力 - 绿电 - 储能” 的协同生态将成为数字经济与能源革命的交汇点,万亿级储能新赛道的大幕已正式拉开。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904/50007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