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靠“数据中心储能”敲开港股大门!算力狂飙催生万亿需求,储能产业格局将改写?

来源:碳索储能 发布时间:2025-09-04 14:44:50
分享

AI的高速发展,正在对全球能源领域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826日,双登股份(股份代码:6960.HK)港股挂牌上市。作为“港股智算中心(AIDC)储能第一股”,2024年,双登股份在全球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供货商中出货量排名第一,市占率11.1%

双登股份差异化布局“数据中心储能”,在2022年至2024年,给企业带来了超百亿元收入,202515月,企业相关营收同比增长34%。“数据中心储能”爆发趋势已现。

算力狂飙下,“电力系统大考”

82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针对我国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更高用电需求等问题,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杜忠明表示:

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可靠、绿色的电力保障。我们有序推动绿电和算力深度融合,根据算力基础设施布局,统筹新能源集成式发展、绿证绿电交易和绿电直连等方式,让数据中心更多使用绿色电力。

数据中心是电力“高需求”行业,如果说算力是“核心力”,那电网就是“基本盘”。2023年,因城市电力系统遭受雷击,微软澳大利亚东部数据中心电压骤降,致使服务中断46小时,相关云计算、办公软件、数据库服务中断,大量数据损失。

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26年,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产业的电力消耗将占全球电力需求的4%,是2022年的两倍。穆迪的研究表明,2030年,亚太地区数据中心将扩容一倍以上,电力需求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15%20%。印度等国新兴数据中心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对现有电力供应体系提出严峻考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电量供应跟不上。一个典型的AI数据中心的用电量相当于10万个家庭的用电量。算力规模的增长进一步增加了瞬时负荷,英伟达最新芯片功耗达130kW,较之前增加了40%,一般城市电力系统很难跟上。

二是稳定性。AI系统对电力中断极为敏感,短暂的停电将导致数据丢失、计算中断,甚至损坏昂贵的硬件设备。在金融类的AI交易系统中,瞬间的电力故障将造成难以估量的巨额经济损失。

三是可靠性。AI运行对电力质量要求很高。比如电压、频率的波动都可能影响AI芯片的性能与寿命,进而影响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

算力狂飙,绿电优先

高速增长不仅呼唤更稳定的电力系统,更引发全球对环境挑战、能源安全考量的思考。

以中国、美国、欧盟为代表,各国已陆续出台系列政策,综合考虑能源安全和成本控制,探索数据中心与绿电的高效结合。

美国东部电网季度报告中建议,连接到美国电网的大型数据中心要自带发电设施,因为“数据中心给美国现有公共事业带来了压力”。

欧盟于2025年初,宣布启动“InvestAI计划”,提供200亿欧元专项基金支持,部分资金用于保障数据中心等AI关键设施的能源稳定供应,或扶持探索更适配AI发展的能源技术等。

20251月,我国发布《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倡导推进算力与绿色电力融合,加强大型风光基地和算力枢纽节点的协同联动,引导新建算力中心与可再生能源发电协同布局,把绿色电力转换成绿色算力。3月,《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到2030年,数据中心绿色电力消费比例原则上不低于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消纳责任权重平均水平,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则需在80%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中则规定,鼓励新建及改扩建数据中心到2030年实现绿色电力占比100%

政策驱动下,“算力与绿电融合”已成为行业共识,储能技术的成熟则为这一趋势提供了关键支撑。随着绿电技术成本下降、储能系统稳定性提升,储能不再是“电网服务商”,而是数据中心的“核心合作者”。宁德时代预测,到2030年,数据中心储能将占据全球储能市场近1/4的份额,成为万亿级赛道的核心组成部分。

巨头加码,万亿级市场启幕

在我国,依托西部地区丰富的风光资源,算力中心“西行”趋势越发明显,进一步释放储能需求。

今年5月,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投运。该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绿色能源供给方面,新能源总装机规模360MW,配建了259.2MWh的储能系统。可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数云科、并行科技等四家数据中心供应绿电。每年约减少63.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全国首个以数据中心为负荷且送电成功的“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中金数据乌兰察布零碳算力基地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总投资62亿元,总装机规模300MW,其储能业务支撑项目实现高比例绿色算力供应,以契合零碳发展的目标。

此外,科技巨头谷歌、微软等为寻求其数据中心的稳定能源供应,在自建核电站基础上,布局相关核储一体化技术,如核电站与数据中心之间的电力传输优化技术、储能与核电协同工作的智能控制系统等。今年7月,谷歌宣布未来两年投资250亿美元,用于宾夕法尼亚州及PJM互联电网覆盖的周边其他13州建设数据中心,其中30亿美元将探索改造宾夕法尼亚的两座水电站项目。

2024年,中国阿里、腾讯、百度的资本开支合计约131亿美元,据Bloomberg一致预期,2025年达158.3亿美元,同比增长21%。按电力配套占建设成本45%50%估算,2025年中国这三大企业花在配套电气系统的投资将达71.2亿至79.15亿美元左右。

智算中心,破局储能发展路径

双登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钟义华表示,随着大模型、AI技术的爆发式增长,智算中心单机柜功耗已从传统的2-8kW攀升至20-50kW,未来或将突破100kW,预计2025AIDC智算中心能耗将达77.7TWh,五年增长六倍。“高密供电、高效制冷、更小占地、快速部署”成为AIDC智算中心的核心需求。点明了储能深入参与数据中心建设的升级路径。

技术方面,随着智算中心对PUE(电源使用效率)指标要求日益严格,液冷技术成为趋势。目前液冷机柜适配及冷却液技术仍需突破。此外,单机柜功率需求不断增长,推动机柜设计向更高能量密度发展。

运维方面,关注高用量背后的成本控制,储能系统服务于AI,也应充分利用AI,建立智能化电力调度平台,结合区域、时间、电力类型等因素,生成最优能源使用模式。

而随着AI技术与电力行业的不断深入融合,企业还应注重培养既懂AI技术又熟悉电力行业的复合型人才,实现AI与电力行业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AI 算力持续狂飙的背景下,“算力 - 绿电 - 储能” 的协同生态将成为数字经济与能源革命的交汇点,万亿级储能新赛道的大幕已正式拉开。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904/50007783.html

责任编辑: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