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核心业务承压,鹏辉能源做强储能“逆势突围”

来源:碳索储能 发布时间:2025-09-04 10:06:13
分享

在锂电池产业经历深刻调整的2024年,市场环境亦对鹏辉能源提出了严峻挑战。据Wind统计,国产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年初的9.69万元/吨跌至年末的7.50万元/吨,降幅达23%。更甚者,电芯价格降幅超出碳酸锂成本降幅,如第三方机构Infolink统计的280Ah储能电芯均价从2024年1月末的0.42元/Wh降至12月末的0.30元/Wh,降幅达29%。

正是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4月23日晚,锂电老兵鹏辉能源发布了2024年度业绩报告。公司全年营业收入79.61亿元,同比增长14.83%,但行业价格战以及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净利润却转为-2.52 亿元,核心业务承压明显。

做强储能

成立于2001年鹏辉能源是国内最早涉足储能产业的企业之一,早在2011年即推出第一款储能电池。打开鹏辉能源官网的企业介绍,全力做强储能被赫然写在了首页。2019年,鹏辉能源正式将储能业务作为战略业务,近几年在储能领域不断寻找增长突破口。

鹏辉能源“做强储能”的一个动作是大刀阔斧的扩产。碳索储能网注意到,自2024年下半年时,其投资83亿元用于储能电芯与系统、半固态电池、锂电池等项目扩产。其中,乌兰布察储能项目已于2024年9月开工,投资50亿元的10GWh储能电芯及储能系统一期亦将于2025年9月建成投产。据鹏辉能源公开采访资料,公司扩产计划主要基于订单实际需求以及对新能源行业发展的长期看好和信心。

另一个动作是不断实现储能产品力的提升和技术突破。报告期内公司面向不同储能应用场景推出了一系列升级新品:

风鹏大电芯590Ah/600Ah+:超大容量的储能专用电芯,鹏辉能源采取双产品路线,单体容量高达590Ah/600Ah以上,主要用于大型集中式储能系统,显著提高了电池单元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满足电网级储能对高容量、长寿命的严苛要求。这种大电芯方案有助于降低大型储能系统的BOM成本和维护成本,在电网调峰调频、电力备用等场景具有优势。

Sky无人机电池:面向高性能无人机等设备需求,鹏辉能源推出了高能量密度、高功率的锂电池产品,能量密度达400Wh/kg,瞬时放电功率达15P,满足飞行器动力需求。该电池在有限重量下储存更多能量,提供更长续航时间,并能够在宽温域环境下稳定工作。

HOME-II大圆柱电池:这一系列采用大尺寸圆柱型电池设计,专为户用及商用储能系统开发,兼具了高功率输出与高安全性,通过优化封装和热管理,使其既能满足家庭储能对安全可靠的要求,又具备长寿命特性,适应光伏配套储能等日常循环使用场景。凭借丰富的产品组合,鹏辉能够为不同层次的储能应用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并通过大圆柱电池持续巩固其在小储领域领先的市场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鹏辉能源在2024年还实现了几项具有前瞻性的技术突破。例如在固态电池方面,公司基于氧化物技术路线研发的第一代固态电池 ,能量密度达到280Wh/kg,具有高安全性,并可在-20℃至85℃的宽温范围内稳定运行,且成本仅高于常规锂电15%。

拥抱新机,逆势突围

从业绩报告来看,锂离子电池作为企业的主要产品收入,目前营收占比高达92.50%,其中,储能电池是其锂离子电池产品的核心业务。鹏辉能源正在依靠“做强储能”实现“逆势突围”,未来,仍需持续挖掘储能业务增长点。

一个潜在的增长点在海外市场。碳索储能网注意到,2024年鹏辉能源持续完善全球化交付网络,目前已在美国、德国、日本、印度、新加坡、印尼等国家设立了9大海外办事处,以本土化团队服务海外市场。此外,公司已经在全球建立12大制造基地。越南、土耳其等海外据点一方面贴近当地客户,提供快速响应的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规避贸易壁垒,提升全球供应链的韧性。

碳索储能网注意到,鹏辉能源在海外更多采取B2B合作模式切入市场:一是与当地的新能源系统集成商、光伏厂商合作,为其提供储能电池解决方案;二是直接为海外知名储能品牌供应电芯乃至模组。鹏辉已通过IEC、UL等国际认证,凭借质量稳定的大圆柱和大容量电芯,成功进入了一些海外储能设备商的供应链。在工商业及电网级储能项目上,公司也通过参与国际招标和与跨国能源企业合作,持续树立在海外市场的品牌知名度。

从业绩数据看,鹏辉能源2024年境外收入达10.37亿元,占总收入的13.02%,同比增长2.48%。尽管当前海外营收占比不算很高,但考虑到全球储能市场的巨大潜力及鹏辉能源的海外布局已见规模,这一比例有望在未来得到提升。

另一个增长点在于其对技术研发的投入与下一代储能技术的探索的开花结果。根据业绩报,2024年公司研发支出达到3.97亿元,占营收比重4.99%,研发人员多达1279人,占员工总数的11.61%。

数据显示,公司研发投入的39.7%集中于储能相关技术,与公司做强储能战略高度契合。鹏辉能源披露,公司将持续推进柔性超薄固态电解质、锂金属负极、电池寿命预测与管理等前沿课题。此外,在新型钠离子电池领域,鹏辉的产品能量密度提升至150Wh/kg,并已在百兆瓦级储能电站中实现示范应用。虽然固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距离大规模商用尚有距离,但鹏辉能源已抢先一步进行布局和验证,这为其未来在技术迭代中的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从储能产品线来看,鹏辉能源已覆盖大储、户储、工商业储能、通讯基站储能以及智慧光储充一体化等。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完成甘肃武威105MW/420MWh独立共享储能项目等多个百级兆瓦时标杆工程,海外方面储能产品亦远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根据高工产业(GGII)数据,公司储能电池出货量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十强之内,户储连续多年稳居全球前三,工商业储能2023年全国TOP3,2024年公司工商业储能市场占有率持续增强,出货量位居全国TOP2。

碳索储能网认为,尽管2024年公司业绩承压,鹏辉能源在储能领域的持续布局和技术研发,显示出其在未来实现盈利的潜力。面对大势,唯有坚守核心、拥抱新机,鹏辉能源将能破局突围。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904/50007722.html

责任编辑: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