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全家桶”亮相ESIE2025,运达智储何以后发制人?

来源:碳索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5-09-04 09:08:13
分享

能否做好新能源生意,除了要有聪明脑袋外,更要保持定力。

聚焦储能生意,能否做好亦受两大因素影响。某种意义上来说,聪明脑袋决定开端,定力与坚持换来胜利。有些时候,正是因为选择了坚持,才有了剩者为王的终局。

眼下,储能领域便有这样一家以长期主义为传统的跨界者,起步稍晚的他目前已补齐产品、研发短板,正朝着行业技术的深海游去,这家企业便是——运达智储。

从追风到储电

提起运达,便不得不提风电。作为国内最早从事风电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的大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运达风电实力不俗。伍德麦肯兹近期研报显示,运达风电2024年风机订单量达24GWh,高居国内风电企业的次席。值得一提的是,运达风电还成为新进的“陆上风电”之王。

传统风电业务的持续提升固然可喜,但运达管理层要看得更远。202310月,运达风电宣布将公司中文名称由“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这一变动,彼时运达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棋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改名是根据经营的需要。不过,随着时针指向2024年,运达股份下一步的发力方向也渐渐明朗起来。

20241月,运达股份位于浙江温州的智慧储能生产基地正式投产。同年3月,运达股份董事会又审议通过《关于储能公司项目跟投暨关联交易的议案》。运达股份在储能业务的布局持续提速。

但客观来说,运达股份全面布局储能的时间有些晚。以传统友商远景、金风为例,两家企业不仅入局早,还交出了不错答卷。CNESA发布的2023年储能系统出货排行显示,远景、金风当年的储能系统出货量分别高居国内第四和第七。

不过,站在整个市场层面看,储能产业大火的背后是泥沙俱下,低价竞争成风,劣币驱逐良币。整个储能赛道不缺跨界而来的企业,但缺真正愿意扎根坚守,且有能力做大做强的企业。于运达股份而言,做储能的战略意义非凡。做储能不仅是其答好“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时代答卷的题眼,更是公司从风机制造设备商向能源综合服务商转型的契机。

碳索储能网注意到,除了位于浙江温州的运达股份(温州)智慧储能生产基地之外,运达股份还在哈尔滨、邯郸等地布局了储能相关产线。其中,公司位于邯郸的运达储能设备生产基地,规划了2条锂离子电池模组与PACK生产线,2条储能集装箱生产线,可年生产高端储能装备5GWh

从风机到储能系统,运达股份的产品虽然变了,但公司坚守的“专注品质、创新、服务,践行长期主义”的理念并没变。近期落幕的ESIE2025储能展上,运达智储便交出了公司储能“从01”的储能答卷。

从自研破局到“全家桶”亮相

ESIE2025储能展上,运达智储携VoltBlock-IL261浸没式一体柜、VoltBlock-SSM261半固态户外柜、VoltPack-L6250智慧液冷储能系统等6大新品“全家桶”亮相,引得无数参展观众驻足咨询。

展位上,VoltBlock-lL261浸没式一体柜前人头攒动。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款产品以解决储能安全痛点为出发点,采用了“全浸没式热管理+AI智能温控”双技术矩阵,不仅将电芯完全浸入高性能绝缘冷却液,还实现了实时温度场监测与动态调节,以及热失控风险趋零,真正实现了电芯在极端工况下“不起火、不爆炸”。

VoltBlock-lL261浸没式一体柜

除此之外,展会上运达智储还推出了VoltBlock-SSM261半固态户外柜。据了解,这款产品聚焦工商储的安全问题,采用了半固态电解质技术,不仅有效避免了电池短路的问题,还通过了针刺、短路、过充三重极限测试,为有意上马工商储项目的业主提供了新的选择。

碳索储能网注意到,与当前市面主流的储能系统相比,无论是浸没式热管理,还是半固态电解质,运达智储带来的新产品都有其创新性与领先性。那么,成立刚满一年的运达智储,又是如何构建起“全家桶”产品体系的呢?难道真如坊间传言,储能赛道没有技术门槛?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从电芯到“3S”,储能系统中的每项核心部件都有其专业壁垒。运达智储之所以能交出的亮眼成绩,都是背后辛勤付出的结果。据了解,自创立之初,运达智储便明确了全栈自研的路径,定下了“软硬融合”发展战略。

其中,在硬件层面,运达智储掌握了包括PACKEMSBMSPCSPES等核心部件在内的全栈自研能力。以BMS为例,该部件作为储能系统的核心部件,存在准入门槛低、同质化严重以及软件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随着“双碳”目标的加速推进,“智能化”“高可靠性”“长寿命”成为储能产品迭代升级共识,一款自主研发的BMS也变得更加重要。

为了彻底打通“循环壁垒”,实现了电池管理系统与运维系统的无缝对接。运达智储自研的BMS不仅能借助S-CLOUD大数据云平台,充分挖掘数据价值,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安全性,还以热力学特征量为基础,设计并构建了热失控分级预警方案,实现了对滥用和异常电芯的识别,有效规避电池安全事故的发生。

目前,运达智储自研的BMS产品不仅顺利通过了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电科院)和北京鉴衡认证中心的双重验证,并且已在河北丰宁电储氢牧一体化示范项目中批量运用。

在软件层面,运达智储还就“如何卖电”的难题给出了答案,其打造了一款电力交易系统。该电力交易系统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市场的高效运作,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为发电企业、电网公司、售电主体及储能运营商提供全流程电力交易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运达智储近期还全面部署DeepSeek-R1大模型,用AI技术赋能科学创新。运达股份方面表示DeepSeek大模型将深度参与风电项目开发全生命周期。就储能领域而言,前沿AI技术的接入亦是重大利好,其有望为电力交易、设备运维提供帮助。

从产品输出到价值创造

136号文的发布之后,国内新能源市场化变革脚步加快。在此影响下,新型储能的价值叙事同样也揭开新的篇章。

在运达智储看来,136号文宣告强制配储终结并非坏事。未来,储能系统集成商不仅要在产品端持续加码,更要了解电力交易,谙熟运维管理,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出发,追求创造全生命周期价值。

结合当前产业实践来看,“如何卖电”将成为储能商业化的核心。为了适应上述变化,运达智储在加码储能产品的同时,也构建了专业的ETS电力交易系统。

据碳索储能网了解,该系统覆盖中长期合约、现货交易及辅助服务的全流程交易平台,能够基于不同电力市场、不同气象、负荷以及价格,为业主提供专业的交易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运达智储的电力交易系统并非冷启动。多年来,集团公司在风电领域积累的数据、构建的模型,皆成为公司电力交易系统升级的养料。

众所周知,风能作为一种间歇性能源,风速、风向的变化都会影响其最终发电量。要想提升发电量,风速、风向变化的预测能力显得格外重要。而要想提前预测风速、风向,除要掌握当地的气象数据,还要拥有高精度测量和数据处理技术。

早年间,为提升风场发电能力,运达股份曾搭建——运达新能源智慧运营平台,形成了一套“运管一体化”管控体系,实现了新能源场站设备远程看护、集中调度管理、人工智能趋势的分析。现如今,切换到全新的储能赛道,运达股份服务风场所积累的负荷、气象等一手数据,也成为电力交易系统预测高效精准的重要支撑。

目前,运达智储借助“聪明脑袋”,实现了AI运营。据了解,运达智储的AI运营系统可通过深度学习、迁移学习算法和时序数据分析及大数据分析技术,平衡收益最大化、电池寿命延长、电网需求响应等多重目标的强化学习策略,自主迭代优化充放电策略。

除了用电交易环节的创新外,遭遇过风电运维困扰的运达智储也极其关注产品的后期运维。据了解,运达智储目前基于其打造的技术底座,不仅能够实时分析电芯及设备数据,自动识别并提前预警潜在问题,减少停机时间,还能预测部件寿命和故障风险,优化维护计划。

不过,在运达智储看来,其在运维层面最大的底气还是公司的金字招牌。作为一家见证中国风电由弱到强的老牌企业,运达智储做储能同样抱着长期主义的理念,希望与同行一道把中国储能打造成光伏、风电后的另一张享誉全球的新能源招牌。

事实上,运达智储也是长期主义和品牌口碑的受益者。不久前,运达股份联合洪都拉斯当地电力企业EQUINSA成功中标了中美洲地区首个储能项目。这背后不仅与运达智储产品本身的技术实力有关,也与集团风电业务构筑的品牌口碑有关。更长远看,长期主义与品牌口碑除了是敲门砖外,更是一笔复利,有助于企业持续开拓市场。

行文至此,运达股份能否后发制人也应有了答案。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904/50007692.html

责任编辑: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