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首个省级电力市场蓝皮书!18年,5741.8亿度电,广东“成绩单”里藏着啥亮点

来源:碳索储能 发布时间:2025-09-03 12:59:40
分享

9月1日,《广东电力市场建设蓝皮书》发布。

这是继2024年11月29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蓝皮书》发布后,省级电力市场发布的首个蓝皮书。

蓝皮书系统梳理了从2006年开展直购电试点以来,广东顺应本省省情、适应时代要求的电力改革之路;提炼了其在机制创新、生态构建、绿色转型等方面的领先成果;并明确了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下一步发展路径与未来方向。

从全国首个“一对多”直购电试点,到首批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从第一个实现现货市场长周期结算试运行,到第一批转入正式运行,广东电力市场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2016年电力市场建设至今,广东电力市场交易电量累计超两万亿千瓦时,市场化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从2016年的7.8%增长至2024年的67.7%,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同时,广东积极推动全体工商业用户参与市场交易,在全国率先开展10千伏以下低压工商业用户试点直接参与市场。发用两侧主体数量从2016年的1335家增长至2024年的99960家,年均增速71.5%。

持续完善市场体系架构、交易机制,广东率先建立“中长期 + 现货”市场体系,通过辅助服务市场与现货市场衔接实现更细时间尺度的电力供需平衡,并建立“批零联动”的零售市场体系。

2016 至 2024 年,广东电力零售市场交易电量规模从 225 亿千瓦时增长至 3946.8 亿千瓦时,年均增速达到 43.1%,批零价差由 0.13元 / 千瓦时降低至 0.018 元 / 千瓦时,通过售电侧充分竞争,使得用户的选择权和议价权得到真正落地。

2023 年 10 月,新型独立储能进入广东电力现货市场,参加“中长期 + 现货 + 辅助服务”市场交易,实现储能收益最大化。2024 年 11 月,广东印发《广东省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实施方案》,依托负荷聚合商、售电公司等机构,通过新一代信息通信、系统集成等技术,实现可中断负荷、用户侧储能、分布式发电等各类调节资源的聚合、协调、优化,形成分布式资源规模化调节能力参与市场交易。

截至 2024 年底,全省注册需求响应资源数 66754 户,用户自主参与率达81%,其中市场购电用户比例 96.3%,电网代购用户比例 3.7%。用户累计最大需求响应申报量约 609 万千瓦,累计中标电量 6722 万千瓦时,度电响应收益最高可达 3.5 元,发挥平衡供需积极作用。

蓝皮书提出,未来,考虑新能源发电特性和成本情况,完善新能源交易机制和价格机制,解决新能源中长期签约难、收益锁定难等问题,逐步提升新能源参与市场电量比例。建立分布式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机制,促进就近消纳,破解大规模分布式光伏消纳难题。健全绿电消费认证体系,有效促进绿色能源消费。

结合市场运行情况,不断完善新型储能、抽水蓄能参与现货市场机制,提高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应对未来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带来的挑战。进一步完善需求响应机制,不断扩容响应资源,激励用户主动“削峰填谷”。健全虚拟电厂参与市场交易机制,推动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以及海量用户等分布式资源通过聚合方式参与电力市场。

同时,统筹做好市场衔接协同,提升市场运营保障能力,推动电力市场全面、高效、有序建设,朝着更高站位、更高标准、更高水平大步迈进。

蓝皮书在广东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的统筹指导下,由广东电网公司、广东电力交易中心、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广东省电力调度中心共同编制。

原文见下:

扫码进入小程序,搜索关键词,阅读报告全文,海量政策与市场分析报告一站掌握。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903/50007639.html

责任编辑:cao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