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单季度净利润最高增长超4.5倍!锂电设备厂业绩强势反弹

来源:电池中国 发布时间:2025-09-01 15:49:37
分享

2025年上半年,国内锂电设备行业迎来强势反弹。

近期,多家锂电设备头部企业相继发布其2025半年报。其中,先导智能净利润同比高增超61.19%,海外营收突破11.54亿元;海目星新签海外订单同比增长192.5%,创其历史新高……

这一轮业绩反弹,不仅表明行业供需关系的改善,而且也是国内锂电设备企业,通过技术迭代和全球化布局等手段,以巩固自身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

同时,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中国锂电设备企业正从提供设备解决方案,向输出中国标准,重构全球供应链体系跃升。

下游回暖,锂电设备业绩整体向好

市场方面,伴随新能源乘用车、储能等市场持续回暖,国内头部电池企业上半年开工率相继提升,在建项目投产速度恢复,带动锂电设备市场需求大幅增长。

同时,全球3C电池市场需求持续爆发,促使消费类电池产线升级,或相关项目投产加快;工程机械、商用车等领域电动化提速,带动动力电池产能进一步扩张,这也为部分设备企业提供了一定的业绩支撑。

另一方面,半固态电池等前沿电池技术迭代,使设备更新需求提升。受益于上述多重因素的影响,锂电设备企业业绩普遍向好。

其中,先导智能上半年营收66.10亿元,同比增长14.92%;归母净利润7.40亿元,同比高增61.19%。

值得注意的是,其第二季度营收35.12亿元,同比增长43.85%;归母净利润3.75亿元,同比更是大幅增长456.29%。

赢合科技上半年营收42.64亿元,归母净利润2.71亿元。其中,锂电池专用生产设备营收近28亿元,同比增长18.5%。

需要提及的是,其合同负债高达25.25亿元,同比大增75.51%。这表明,赢合科技当前订单饱满,未来增长可期。

而且,其第二季度业绩也大幅改善,实现营收29.26亿元,同比增长14.24%;归母净利润2.56亿元,同比增长42.48%;扣非净利润2.55亿元,同比增长50.66%,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上半年,利元亨实现营收15.29亿元;归母净利润0.33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有分析指出,利元亨通过优化客户结构,收缩低毛利率订单等战略调整,从而让其业绩扭亏为盈。

逸飞激光上半年营收4.32亿元,同比增长23.90%;归母净利润为1814.85万元。虽然归母净利润同比有所下滑,但其营收表现出增长势头,表明其市场拓展和竞争力持续提升。

其一季度毛利率22.00%,二季度毛利率26.46%,环比增长4.46个百分点,显示出其在产品结构调整与成本管控等方面取得成效,或为未来盈利改善埋下伏笔。

受行业复苏带动,锂电设备订单迎来大幅增长。数据显示,海目星上半年新增订单金额约44.21亿元(含税),同比增长约117.5%;截至2025年6月30日,其在手订单金额约为100.85亿元(含税),同比增长约46%。

值得关注的是,锂电设备“出海”,早已从相关企业的可选项,变为必答题。从多家企业半年报中,可以一窥设备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及其对业绩的影响。

锂电设备“出海”风劲

电池中国观察到,多家设备企业在其半年报中,均提及自身“出海”业务。

先导智能上半年海外营收达11.54亿元,同比增长5.42%,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至40.27%,其全球化战略进入高质量推进阶段。

资料显示,先导智能已在英国、法国、德国、瑞典、土耳其、匈牙利、日本、韩国、越南、马来西亚等16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9家境外分(子)公司,并在欧洲布局技术中心、交付中心及物流中心仓。报告期内,其锂电相关业务的海外销售收入占同期营收超30%。

赢合科技的锂电设备也已远销德国、韩国、法国、美国、加拿大、西班牙、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其境外销售收入占同期营收30%以上,国际化优势日益凸显。

据市场消息,赢合科技今年还携相关锂电装备,相继亮相中东、欧洲及印尼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能源展会,以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

利元亨则一方面与国内龙头客户深度绑定,为其海外基地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面,持续深化国际化与平台化战略,积极拓展多元化海外服务模式。

目前,其分别与波兰、捷克相关企业达成储能领域合作,还与欧美客户深入探讨固态电池、储能、智能仓储等业务场景。

海目星上半年新签海外订单(含交付地在海外)金额为18.88亿元,同比增长192.5%,创其历史新高。目前,其已在欧洲、亚太、北美等核心市场设立多家子公司,搭建起覆盖研发、销售、服务的全球运营体系。

逸飞激光上半年已为海外客户交付全自动储能集装箱装配线。目前,其与欧洲、亚洲、东南亚等地区的客户已建立合作,并在新加坡设立全资子公司,以持续拓展海外业务。

在电池中国看来,出海战略是不少设备企业上半年业绩反弹的增长极之一,同时带动设备行业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上半年,国内锂电设备头部企业在海外市场,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先导智能、赢合科技等企业海外营收占比突破30%,多家企业毛利率普遍高于其国内业务,从而印证了出海战略的双重价值:既缓解国内竞争压力,又通过技术溢价重构全球产业链分工。

设备迭代与本地化服务,成为设备企业核心竞争力。多家企业通过在海外多个国家设立技术中心,布局交付网络,实现了从单机设备交付,到整线输出的升级。

产业话语权争夺已白热化。当前锂电设备出海,已非简单的产品出口,更包含锂电技术标准与供应链主导权的较量。中国设备企业在欧洲、东南亚、北美等市场的突破,正推动我国锂电设备成为海外市场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整体看,全球化布局是锂电设备企业穿越产业周期,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未来,随着海外市场对高效智能、具成本优势的锂电设备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固态电池等下一代电池技术的迭代,具备技术验证和本地化服务能力的中国设备企业,或将进一步巩固我国在全球锂电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901/50007445.html

责任编辑:cao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