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北京推进用户侧储电 储热/智能微电网/绿电直供等示范!数据中心2030年绿电占比100%

来源: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5-08-27 14:53:44
分享

近日,关于对《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发布。文件提到:

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深化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制定《北京市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实施方案》,构建坚强智能电网,提升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推进本市配电网高质量发展,开展本市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承载力及提升措施评估,建立配电网可开放容量按季度发布机制,定期公布并网接入技术标准规范、典型设计方案等信息,打造“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的首都新型配电系统。编制可再生能源并网接入办理流程手册,细化办理流程要求,确保项目并网流程透明、高效。探索开展智能微电网和绿电直供示范项目。

建立健全新型储能管理体系。以房山新型储能电站应用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建立健全并逐步推广储能电站项目审批、建设、运行、监管体系,制定新型储能电站运行规范、监督管理相关制度推进用户侧储电、储热等多领域示范应用,以点带面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健康发展。推动延庆白河、门头沟樱桃泉抽水蓄能项目建设。

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及多领域应用。推动建成覆盖全市、辐射京津冀的氢能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多元化布局本地制氢试点,做好制加氢一体站建设,有效利用燕山石化本地工业副产氢提纯项目。积极谋划绿氢输送管道,推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绿电制氢项目输送通道建设,探索研究京津冀域内输氢管道建设可行性。

围绕车辆发展需求及应用场景,规划储备并优化市域内氢能补给设施。加力推进市域内氢燃料汽车扩容增量,提升车辆出车率和运行里程,在本市产业园区内试点开展氢能自行车应用,拓展氢能无人机应用场景推进氢能在航空领域应用技术和装备研发。加快打造京津、京唐、京保石等京津冀及周边跨区域氢能运输廊道,跨区域氢能廊道,加快沿线加氢站布局。因地制宜布局氢能热电联供系统,推动以氢为核心的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和零碳供热示范项目。

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消费促进机制。稳定绿证市场供给,加快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建档立卡。稳步推动多种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参与绿色电力交易。建立基于绿证的绿色电力消费核算机制,完善绿证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规范绿证核销。发挥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引领作用,加快提升公共服务机构、数据中心等重点领域和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推动2025年及以后的新建及改扩建数据中心实现绿色电力占比超过80%,鼓励新建及改扩建数据中心到2030年实现绿色电力占比100%。鼓励行业龙头企业、跨国公司及其产业链企业、外向型企业打造绿色产业链供应链,打造一批高比例消费绿色电力的绿电工厂、绿电园区等,推广绿色充电桩,支持新能源汽车充绿电。

支持科技研发和产业发展。支持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参与建设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相关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开展氢能、储能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申报。印发实施《北京市绿色先进能源和低碳环保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支持光伏、风电、地热、污水(可再生水)余热、新型储能、氢能、智能电网等符合区域产业布局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推动完善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支持建设综合性、专业性的可再生能源产业集聚地和应用示范区。


关于对《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目标规划体系,完善可再生能源配套支持政策,加快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推动本市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研究形成《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欢迎社会各界提出意见建议。

公开征集意见时间为:2025年8月15日至8月22日。

意见反馈渠道如下:

1.电子邮箱:zhuxg@fgw.beijing.gov.cn

2.通讯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5号院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处(请在信封上注明“意见征集”字样)

3.电话:010-55590874

4.传真:010-55590849

5.登录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beijing.gov.cn),在“政民互动”版块下的“政策性文件意见征集”专栏中提出意见和建议。


附件:

1.《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2.《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8月14日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827/50007101.html

责任编辑:caoyang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