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300MW!甘肃酒泉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中标候选人公示,西北能源结构转型迈入深水区

来源:碳索储能 发布时间:2025-08-23 09:47:51
分享

碳索储能网获悉,近日,甘肃酒泉300MW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示范工程地下工程化学灌浆专项工程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

项目第一中标候选人为武汉长江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4720043.86元,第二中标候选人为甘肃畅陇公路养护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4250211.99元,第三中标候选人为杭州国电大坝安全工程有限公司,投标报价为15986892.24元。

(中标原文见文末)

该项目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这是甘肃酒泉最近一个月中标的第三个压缩空气储能项目,之前两个项目容量均为300MW。

此外,今年7月,中国能建数科集团与酒泉市敦煌市政府签署协议,开发“四项世界之最”人工硐室型压气储能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单机功率、储能规模、转换效率、储气空间均最大的人工硐室型压气储能项目。

碳索储能网发现,今年以来,西北地区储能类型不断丰富,项目数量也显著增长。比如甘肃近一个月就开展了包括全钒液流储能、抽水蓄能等一系列项目。“多技术组合”势头崛起,说明新能源已从“补充能源”转向“主力能源”,甘肃省政府数据显示,今年4月,甘肃省新能源装机达6720万千瓦,占电源总装机的64.7%,新型储能装机数454万千瓦。在此背景下,对储能的需求从“单一存电”扩展为调峰、调频、备用、黑启动、微网支撑等多重功能。

由此带来的技术繁荣与共存,正推动研发端向“场景化、精细化”突破。磷酸铁锂电池为主的电化学储能应用最多,为中短时储能,适合小时级负荷调控。其他储能类型如压缩空气储能、抽水蓄能等,更适合适配电网级大容量长时调峰,满足天/周级能源平衡,飞轮、超级电容则聚焦秒级 / 分钟级调频(稳定电网频率)。

不同储能技术的核心差异在于能量密度、响应速度、成本、寿命、地理依赖性等,如抽水蓄能依赖地形(山区水库),适合西北、西南等风光基地;压缩空气储能通过“人工硐室” 突破盐穴限制(如甘肃酒泉项目),可灵活布局;全钒液流储能利用 “钒电解液可循环” 特性,适合长寿命、高安全的用户侧场景。储能技术必须从“通用型研发”转向“场景定制化”,贴合实际应用需求。

甘肃省水电设计院新能源院副院长王菲菲介绍,根据省内能源发展规划,预计到“十五五”末期,全省新能源装机量预计8000万千瓦,储能1000万千瓦,并将重点布局三大板块,包括河西走廊新能源基地、陇东和东南部的多能互补基地、中部和中南部能源融合创新区。

在持续增长的新能源装机背景下,在更关注稳定与持续的电力系统建设中,如何适应不同地区环境,提供“特定场景”下的“恰当技术”,值得从业者关注。

原文见下: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823/50006797.html

责任编辑:cao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