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一文读懂!绿电直连,还要交啥钱?

来源:碳索储能 发布时间:2025-08-23 09:44:00
分享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绿电直连模式备受关注。绿电直连是指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不接入公共电网,而是通过直连线路向单一电力用户供电,且电量可实现物理溯源。

今年5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为绿电直连发展指明方向。通知同时明确,绿电直连项目需“合理缴纳相关费用”,这让投资者犯了嘀咕,除了绿电成本,还有哪些费用需要缴纳?建设初期,这可能成为影响决策与投资的关键。

为啥要绿电直连

绿电直连并非政策层面的引导性举措,而是我国能源资源分布格局与用能企业发展需求长期博弈、动态适配后形成的必然选择。

促进绿电就近消纳

我国新能源装机增长迅速,但部分地区出现弃电现象。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3月,全国风电、光伏利用率分别为92.8%、93.6%,同比分别下降3.5个百分点、2.8个百分点,青海、蒙西、陕西等地区的利用率低于90%。绿电直连通过“源网荷储”协同,让新能源与周边负荷直接对接,减少损耗,提升消纳率。

打破外贸绿色壁垒

国际绿色贸易规则趋严,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等对我国出口产业形成压力。例如,欧盟CBAM对进口钢铁的碳核算标准为2吨CO₂/吨钢,我国部分企业采用传统火电生产的吨钢碳排放高达2.5~3.0吨,每吨产品需额外支付约30欧元碳成本。绿电直连能提供能源溯源,构建低碳证据链,增强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我国西部新能源资源丰富但工业发展滞后,东部工业密集却能源匮乏。统计数据表明,西部新能源资源占全国总量的78%,但工业化率仅为东部地区的60%;东部地区贡献全国58%的工业增加值,却面临能源供应紧张和环境容量受限的双重压力。绿电直连以能源为纽带,促进“西部绿电供给+东部产业转移”,推动西部产业升级,助力区域协调发展。

直连后,可能要交哪些费用?

“合理缴纳相关费用”的表述比较模糊,碳索储能网整理了专业人士对可能产生费用的观点。

1.输配电费

绿电直连虽有专线,但线路建设与维护成本需通过输配电费回收。其计算与直连线路的建设、运营及电压等级等因素相关。

2.系统运行费

电力系统为保障绿电直连项目稳定运行,提供备用电源、系统平衡等服务,系统运行费用于补偿此部分成本。

3.政策性交叉补贴

为实现政策目标,存在不同用户群体间的电费补贴机制。绿电直连企业在部分地区需缴纳此补贴,不过也有省份存在免征可能。

4.政府性基金及附加

包括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等,用于特定公共事业或社会福利,绿电直连企业可能需按政策缴纳。

5. 基本电费(并网型项目)

是输配电费的组成部分,用于补偿电网固定投资成本。

投资者应该关注啥?

从政策目的角度,绿电直连管理是公平与系统稳定的必要措施。“合理缴纳相关费用”基于“公平承担”原则,确保电力系统调节责任和社会责任被公平承担,维持公共电网提供调节服务的能力。绿电直连虽构建“电源-用户”直连生态,但并网型项目依旧依赖公共电网提供故障支援、调频稳压等备用服务。收取系统运行等相关费用能避免其“搭便车”,保证系统稳定及服务可循环供给。

从行业发展角度,有益于构建规范的市场化机制。其实,只有合理收费与费用核算标准的明确,才能消除规则模糊带来的行业发展障碍。当前相关部门制定新能源就近消纳输配电价定价机制,其能通过市场化交易、峰谷价差等机制,赋予项目自主运营决策空间,激励企业借优化自发自用比例、储能配置等提升经济性,挖掘降本增效潜能,进而反推行业创新。

这也给广大在观望绿电直连的企业和投资人指明了方向。宏观层面,政策直接影响项目回报与收益情况,必须充分研读相关政策,利用补贴、优惠等政策降低成本,提前布局把握新机遇。同时,将项目融入区域能源规划,与各方协同合作,增强在区域能源市场的话语权。在市场层面,可通过优化成本管理,从项目建设到运营各阶段降低成本,如合理规划线路、引入能源管理系统。此外,强化风险管理,建立完善体系应对价格波动、发电不稳定等风险。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823/50006795.html

责任编辑:cao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