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柴动力为这个“水上智慧光伏发电系统”配备了7套5兆瓦/10兆瓦时的储能产品,搭配14台5兆瓦时非步入式液冷储能电池舱和7台5兆瓦逆变升压一体机,组成了35兆瓦/70兆瓦时的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主要服务人员李志指着眼前的储能设备介绍道,“设计储能时长2小时,专门用来平抑光伏出力波动、参与电网调峰,还能解决弃电问题,让每一度清洁电能都能用在刀刃上。”
在项目现场,集装箱式的储能仓如同一个个“能源堡垒”,严阵以待。济柴动力项目负责人宋纯真掀开储能仓的检修门,内部橙黄色的线路整齐排列,连接着一块块磷酸铁锂电池。“为了适应近海气候和水面作业环境,我们把产品防腐等级提升到了C5级别,液冷系统还具备防水、防火、防风沙的特性。”
作为传统装备制造企业转型的“排头兵”,济柴动力依托发动机、压缩机、新能源、新业态“两机两新”产品发展战略,在新能源领域持续发力。此次北大港23万千瓦光伏发电配套储能项目正是济柴储能技术与油气田绿色发展需求的精准对接。“不止是发电,这套系统还能为油田生产提供稳定电力支持,实现‘采油’与‘发电’的协同增效。”宋纯真补充道。
夕阳西下,光伏板的反光与储能仓的轮廓交相辉映。随着项目进入投运前的最后冲刺阶段,这片“水上能源基地”即将向京津冀地区输送清洁电能。济柴动力用技术创新书写着新能源转型的答卷,也为区域绿色发展注入了“济柴力量”。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820/50006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