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战略与能源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能源系统正从“设备智能”迈向“系统智能”,从“规则控制”迈向“AI辅助决策”。作为新一代能源智能化技术企业,果下科技率先在自有园区落地“源-网-荷-储+AI调控+虚拟电厂”一体化系统,打造具备可复制性的近零碳园区样板,成为政策引导下的践行者与技术引领者。
果下科技无锡园区微电网的零碳实践
2024年以来,国家密集发布储能与虚拟电厂相关政策,明确提出:
鼓励园区级储能一体化部署
推动虚拟电厂参与调度、交易
鼓励具备条件的储能系统开展用户侧调峰
果下科技积极响应政策导向,率先在无锡园区落地全景云平台样板系统,将传统能源系统转化为可感知、可决策、可进化的智能能源网络,开启了对“成本-效益-碳排”多维度协同优化的探索。
三大技术突破:从“能源管理”迈向“能源智能”
①AI智能调度:构建毫秒级能源响应体系
果下科技自研“源-网-荷-储”一体化调控引擎,融合边云协同架构,支持多源异构设备接入、状态识别与策略下发,构建毫秒级响应的智能能源大脑。
②电芯热管理:行业领先的±2℃液冷控制能力
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共建热管理联合实验室,实现电芯温控精度从行业平均±5℃提升至±2℃,循环寿命突破6000次,显著提升系统稳定性与经济性。
③多源系统集成:打造“光储充热柴”协同调度平台
通过自研集成控制系统,实现:
多源协同(光、储、热泵、柴油机)动态调度
多场景适配(离网运行、削峰填谷、应急供电)
构建标准化“光储充”园区能源解决方案
项目成果落地:打造可复制的园区级样板
系统规模:469.225kWp 光伏 + 1MWh 储能 + 120kw充电桩
运行效率提升:电池寿命提升23%,系统能耗降低35%
多能协同:热泵联动、离网调度等场景全面打通
碳排效果:年减碳 379.9 吨,年绿电固碳能力达 1.8 万棵树
新技术项目应用:
河北井陉 200MW/400MWh 储能电站,87天完工并网
山东储能融合能源项目(镍氢、钒液流、超级电容、全固态),攻克长时调峰与调频协同难题

构建开放生态:联合研发与场景共创
果下科技不仅专注于技术突破,也致力于打造开放的能源智能生态系统。
联合研发机制:产学研深度融合
围绕能量管理优化、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级安全架构等关键方向,果下科技联合:
江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
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无锡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无锡市企业技术中心等科研机构
共同构建“软硬件协同 + 云边端融合”的自主研发体系,加速储能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工程化、规模化。
让每一度电都有智能轨迹
能源的终极智慧,不在于设备之多,而在于瓦特与比特的共鸣之深。
果下科技以“算法+电化学”双引擎,推动每一度电的轨迹从被动流动走向可感知、可计算、可优化的智能路径。
我们将每一座电站的沉默转化为可对话的能源节点,将每一份碳排的减量转化为可计量的价值账本。
因为我们相信:零碳未来的密码,藏在今天的代码与电流之中。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804/5000535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