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四川:支持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科学配建储能项目

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5-07-06 14:12:07
分享

7月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通知要求:突出建圈强链,坚持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创新驱动、重点突破、着力构建创新策源、转化孵化、应用牵引、生态营造的产业培育链条,到 2027 年,新兴产业成链集群发展培育 30 家以上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企业,打造 5 个千亿级产业集群、10 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未来产业创新突破发展,培育 10 家以上高成长创新型企业,涌现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和标志性产品,产业化能力初步形成。

其中涉及新能源的有:

新型储能。积极推动锂电、纳电、全钒液流等储能电池技术科技创新,助力多元储能电池本体商业应用,支撑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鼓励龙头企业发展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锂电储能系统,加大钠电研发力度,加快实现全钒液流电池产业化,开展高安全固态电池研发。聚焦新能源消纳利用和保供需求,支持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科学配建储能项目,加快形成可靠储能系统集成。


氢能。充分发挥我省可再生能源和装备制造优势,推动氢能“制储运用”一体化发展。开展电解水制氢、光解水制氢、工业副产氢等成套设备研制,鼓励加大研发投入,降低制氢成本。开展固态、深冷高压、有机液体等储运装备研制,着力构建高可靠、低成本储运体系。推动氢燃料电池、氢能重卡、氢能轨道交通等产品研发,加快商业化应用进程。


可控核聚变。以重大工程为牵引,带动磁约束、惯性约束核聚变技术双线突破,促进可控核聚变前沿技术成果加速转化,培育发展聚变能源创新型企业。加快建设准环对称仿星器,全力争取聚变堆关键技术攻关工程落地实施,开展氘氚燃烧、聚变材料等研制,提升真空器件、涉氚阀门等配套零部件生产能力。依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加快建设电磁驱动聚变大科学装置,全力争取高效激光聚变能源工程落地实施,开展大能量激光器、重频靶等研制,拓展新型功能材料研发、激光加工等方面应用场景和商业化应用。


原文见下: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706/50003601.html

责任编辑:cao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