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最严新政出台:首次明确划定储能电站部署“禁区”

来源:维科网储能 发布时间:2025-04-22 17:43:44
分享

日前,国家能源局华东监管局一纸新政,搅动了万亿储能市场的一池春水。

这份被业内称为“最严安全令”的《电化学储能电站本质安全提升工程工作方案》,不仅划定了未来三年的安全改造生死线,更直指行业沉疴——老旧电池、落后管理系统、高危场景部署……

当“安全”成为储能电站的绝对红线,一场席卷全产业链的大洗牌已拉开帷幕。

政策不仅要求2025年底前强制淘汰老旧电池、落后管理系统及高危设备,更首次明确划定储能电站部署“禁区”——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及易燃易爆区域被全面叫停。

看到这个要求时,不少业内人士直呼:“这是给全行业装上倒计时器!”  

据不完全统计,仅华东地区在运的500余座电化学储能电站中,超60%存在电池老化、消防设计缺陷等问题。新政落地后,单站改造费用预估达500万-2000万元,未达标电站或面临强制关停。

而更严峻的是,政策首次划定“部署黑名单”,直接切掉了30%的潜在市场。

2023年国内工商业储能项目中,45%分布在产业园区,其中近半数涉及高层建筑。有分布式储能开发商坦言:“我们正在评估的20个在建项目,至少有5个需要重新选址。”

新政倒逼下,可预期的一场围绕“本质安全”的技术迭代将悄然崛起。  

从国内大厂的技术趋势来看来看,“自休眠”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预警速度提升至毫秒级;防火隔舱技术可实现单个电芯隔离;此外,还有AI火灾预测平台预警等,这些都有望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与此同时,智慧运维领域迎来变化,例如,给电池健康度实时评分,数字孪生平台模拟储能故障场景。

而这场安全革命中,拼装式集成商、低价中标专业户及事故频发企业或将遭遇“技术性淘汰”。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储能系统招标中TOP10企业份额占比已达8成左右,较去年同期有不小的提升。有机构预测,未来3年,超2000家中小储能企业将退出市场。  

储能安全危机背后,五大细分赛道正悄然崛起。电池回收再造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突破500亿,格林美布局全链条拆解修复,天奇股份的AI诊断仪精度达98%;智能消防装备年复合增长率超60%,国安达的灭火机器人、亿纬锂能的固态灭火剂生产线备受关注;数字孪生运维渗透率或从15%飙升至80%,阿里云的“ET-Battery”大模型、百度的3D预警平台加速落地;第三方安全认证服务需求激增,中国电科院建成全球最大电池滥用测试实验室;新型储能技术如压缩空气、飞轮储能获政策倾斜,陕鼓动力10MW项目并网,泓慧能源进军地铁调频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的新安全标准已显现国际引领态势。国标热失控控制时间从20分钟提升至30分钟,消防响应速度较美国NFPA855标准缩短5秒,循环检测次数从1000次跃至6000次。此前,欧盟能源专员公开表示考虑借鉴中国建立“负面清单”。

这场安全革命本质上在为万亿市场修建护城河,熬过阵痛期的企业或将迎来真正的黄金时代。

站在2025年的转折点,储能产业正从“规模优先”转向“安全优先”,GWh级项目审批将附加安全一票否决制;从电力辅助角色升级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免疫细胞”;从设备制造延伸至安全托管、风险对冲等生态服务。正如参与政策制定的专家所言:“唯有将‘本质安全’刻入基因的企业,才能穿越周期。”这场大考,或许正是中国储能从“制造”迈向“质造”的历史一跃。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422/50001929.html

责任编辑:cao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