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美国考虑豁免汽车进口零部件关税,欧盟同意设定“最低价格”!汽车“关税风暴”或出现转机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5-04-16 15:08:24
分享

美国正考虑豁免汽车进口零部件关税,这场以“保护主义”为底色的贸易博弈,至今仍有很多不确定性。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4月14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称,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正在考虑为美国汽车制造商提供进口零部件关税豁免,帮助他们转向在美国生产的零部件。特朗普表示,这些汽车公司要在美国生产确实需要一点时间。

与此同时,中国与欧盟的谈判在美国关税贸易战影响下迎来转机,双方正在研究设定“最低价格”以替代现行关税机制,中方愿同包括欧盟在内的国际社会共同捍卫国际贸易规则和公平正义。

板子打在了美国身上

4月初,美国对所有外国制造的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关税涵盖汽车、轻型卡车、发动机、变速器、锂离子电池以及轮胎、减震器和火花塞电线等较小的零部件。其中,针对汽车零部件的关税将不迟于5月3日开始征收。

美国此举,是希望通过对进口汽车征收新的关税,以保护美国国内汽车制造商并保障美国就业。然而,这对高度全球化的汽车行业来说没有那么简单。美国汽车市场的进口依赖度较高,去年在美国销售的汽车中约有一半是进口的,即便是美国本土制造的车辆,通常也包含大量外国零部件。

例如,2024年,美国汽车、零部件和发动机的进口总额达到4743亿美元,刷新纪录。在美组装的汽车中,有近60%的零部件来自外国。仅进口轮胎在美国轮胎售后市场的占比就高达75%,特种拖车轮胎等某些类别的占比甚至接近100%。

“由于美国汽车生产大量依赖进口零部件、美国市场供给高度依赖进口车、《美墨加协定》严苛的原产地标准,长期加征关税势必导致美国(或北美)汽车行业陷入孤立或半孤立状态,导致美国打造以自己为核心的北美汽车产业生态圈。”中汽中心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吴松泉如是说。

据《华夏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受特朗普政府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影响,目前已有大众、奥迪、捷豹路虎、Stellantis集团、阿斯顿·马丁等多家国外汽车制造商暂停向美国运输汽车。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美国加征关税不仅会抬高美国车企的生产成本、提高消费者的购车价格,还可能会导致今年美国市场的汽车销量出现下滑,甚至出现大规模裁员。目前Stellantis集团已经宣布裁撤美国五家工厂约900名员工。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美国以一纸行政令出台所谓‘对等关税’,不仅违背基本的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也是对国家间互补合作和供需关系的无视。‘对等关税’自4月2日推出以来,不仅没有解决美自身任何问题,反而严重破坏国际经贸秩序,严重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人民生活消费,损人不利己。”

当美国政府挥舞的“关税大棒”,最终打在自己身上之时,美国似乎开始知道疼了。当地时间4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正在考虑为美国汽车制造商提供进口零部件关税豁免,帮助他们转向在美国生产的零部件。“我正在考虑一些措施来帮助一些汽车公司。”特朗普当日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表示,“我没有改变主意,但我很灵活。”

不过,美国一方面说着豁免进口零部件关税,一方面又在增加出口限制。4月15日消息,英伟达在一份监管文件中表示,美国政府已于周一通知公司,要求H20芯片出口中国需“无限期”申请许可证。限制原因是担忧该芯片可能被用于中国超级计算机。

英伟达表示,因向中国及其他地区出口H20芯片,公司将在一季度计提约55亿美元费用,涉及H20芯片相关的库存减值、采购承诺违约准备金等。英伟达的高速增长或许会因对其芯片的出口限制增加而放缓。

事实上,特朗普政府追求的汽车制造业回流、大幅扩大产业规模的目标,实现起来难度很大。据行业测算,为满足美国市场对电池的需求,其本土电池产能构建至少需要3—5年时间;电池制造成本预估是中国的2—3倍;电池材料匮乏,进口成本走高,都将严重制约其当地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的发展。

吴松泉认为,汽车供应链早已基于效率和成本形成了全球分工合作的生产供应体系,再加上美国的产业链、人工成本、投资和时间成本等不具优势,重振汽车制造业并不容易。特朗普的易变性、只有四年的总统任期,更是无法给产业界稳定的预期。“过度保护必然导致美国本土汽车产业链缺乏竞争力,进而影响创新和效率。”

与欧盟的关系迎来破冰

虽然美国加征关税的“闹剧”仍在不确定性中上演,但是美国开启贸易战带来的连锁反应,促进中欧双方近期合作迅速升温,并在近日迎来转机。

4月10日,欧盟发言人表示,欧盟和中国已同意研究为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设定“最低价格”,以替代欧盟自2024年起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方案。目前,谈判已经开启。

2024年10月,欧盟委员会发布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方案(终版)文件,宣布在原有10%税率的基础上,对自华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17%—35.3%的反补贴税。同年10月,我国提出愿意以不低于3万欧元的价格向欧盟出口中国制造电动汽车的提案换取欧方豁免额外关税。也就是此次中国与欧盟新启动的谈判中提到的“最低价格”方案。

国盛证券认为:“以‘最低价格’来取代关税的谈判,既能让中国电动车企更稳定地进入欧洲市场,也能让欧洲本土车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从而在推动中欧电动汽车产业良性发展的前提下,也有助于中国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企业在欧洲的业务板块保持稳定的增长。”

4月14日,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和欧盟是互为彼此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从建交初期的24亿美元到了现在的7800亿美元。今年一季度,我国对欧盟进出口1.3万亿元,增长1.4%,相当于每分钟都有超过1000万元的贸易往来。一季度,我国进口51.7%的乘用车来自欧盟,我国对欧盟出口工业机器人、高端机床分别增长81.9%和11.7%。

同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进一步明确中国和欧盟共同捍卫国际贸易规则和公平正义的坚决态度。中国和欧盟是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双方经济总量超过世界经济总量三分之一,贸易体量超过全球贸易四分之一。中欧都是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倡导者、世界贸易组织的坚定维护者和支持者。欧盟领导人表示,世界经济良好运行需要稳定性、确定性。欧中致力于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公平自由的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全球经济贸易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双方和世界共同利益。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方已经并将继续采取坚决措施,维护自身正当利益。中方愿同包括欧盟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加强沟通协调,共享发展机遇,扩大开放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不仅维护各自利益,也共同捍卫国际贸易规则和公平正义。

“世界变化很快,极氪密切关注,同时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做好各种准备方案。中欧谈判以及中美贸易最终如何还无法确定,但相信存在巨大的机会。整个大吉利全球化的条件和基础是比较好的,多个品牌在欧洲都有布局,相信机会还是很大的。”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在4月15日晚间接受媒体群访时表示。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416/50001812.html

责任编辑:cao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