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我国虚拟电厂发展提速 千亿蓝海为民营经济打开发展新空间

来源:中国电力报 发布时间:2025-04-13 08:35:11
分享

它像一位精通能源拼图的大师,把“碎片化”的风电、光伏、储能和可调节负荷巧妙组合,拼接成灵动的电力画卷;又像电力市场的“超级中介”,赋予城市充电桩、数据中心备用电源等分散资源以商品属性,把可调节的错峰电力变成真金白银——

“虚拟电厂”,作为电力系统的一种新业态新模式,正越来越受到政策和市场的关注。

4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快提升虚拟电厂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健全支持虚拟电厂发展的政策和市场体系,鼓励民营企业等各类社会资本结合自身优势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

随着国家对虚拟电厂主体经营地位的充分明确,未来虚拟电厂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将大有可为,其千亿级市场规模为民营经济打开了发展新空间。

从政策试点到市场化突围

虚拟电厂的本质,是能源的新质生产力。

此前,国家层面已将虚拟电厂纳入新型电力系统核心战略。近年来先后发布的《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等文件,明确了虚拟电厂作为灵活性资源聚合平台的行业地位。

2024年,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虚拟电厂聚合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新型储能、可调节负荷等资源,为电力系统提供灵活调节能力。

虚拟电厂首批国家标准《虚拟电厂管理规范》《虚拟电厂资源配置与评估技术规范》,于今年2月1日起实施,成为虚拟电厂领域的基础性标准。

此次发布的《指导意见》,在统一认识、明确虚拟电厂定义和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因地制宜发展、提升建设运行管理水平、完善参与电力市场等机制、提高安全运行水平、推动技术创新和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等五项重点任务,将有力促进虚拟电厂建设,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规模化灵活资源虚拟电厂聚合互动调控关键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清华大学电机系主任康重庆认为,虚拟电厂是新型电力系统中的新兴力量,其面向主—配网新能源的消纳与平衡需求,可持续优化电力系统中多时空的灵活性供给能力。

经过近年来各地的积极探索实践,虚拟电厂正逐步实现着应用场景的裂变式拓展。

江苏通过空调、热水器等家电聚合形成“虚拟能量池”,“唤醒”居民侧负荷,自2024年夏季以来,已分批次邀请超过100万户居民参与调节,高峰期让出的电量超过50万千瓦;

在深圳,已经有1.8万根充电桩接入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可以随时响应电网的调度进行调峰,聚合商会获得相应收益,其中部分收益也会让利给车主;

上海市聚合可调节资源最大调节容量为70.43万千瓦,居全国单一城市最大,去年夏天30多次虚拟电厂削峰实测证明,虚拟电厂已等效于一台大型火电机组。

“从当前国内的研究与实践情况来看,虚拟电厂不仅可以为电力安全供应提供一定时序上的能量平衡服务,而且深圳、上海等多个示范工程在虚拟电厂二次调频、短时备用等连续性功率响应方面也完成了调节能力验证。”康重庆指出,作为低碳且经济的“新型电源”,虚拟电厂规模化配置与常态化运营,将为应对电力系统源—荷随机风险、丰富电力系统调节手段提供有力支撑。

山西风行测控有限公司是全国首家以现货模式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虚拟电厂。该公司风行虚拟电厂研究院主任南豆表示:“《指导意见》的出台对于我们意义重大,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有更明确的方向坚定地去发展,有更多业务创新的可能性,有更多的市场机会支撑企业蓬勃发展。”

千亿蓝海的现实与展望

从市场规模来看,虚拟电厂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指导意见》指出,到2027年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

据华泰证券预测,2025年我国虚拟电厂市场规模将达102亿元,到2030年,虚拟电厂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千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7.2%。

虚拟电厂逐渐驶入能源革命的“深水区”,业内预计“十四五”末期到“十五五”前期将是虚拟电厂商业模式探索的重要阶段。

当前,我国大多数虚拟电厂主要通过参与需求响应获取收益,在部分省份可参与调峰、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在少量省份可参与电力中长期交易和现货交易,商业模式较为单一。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能源政策与市场研究院院长凡鹏飞指出:“需求响应属于偶发交易,具有交易频次低且不确定等特点,考虑虚拟电厂的灵活调节特性和功能定位,未来参与现货市场交易和辅助服务市场可以更好体现其调节价值,并获得较好的电量收益和调节收益。”

用完善的电力市场机制给予虚拟电厂合理回报,是实现其规模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国网能源研究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主任工程师吴鹏认为,目前虚拟电厂存在的较大问题是收益预期尚不明确,难以激励其合理有序发展经营。

具体体现在,一是虚拟电厂可参与的电力市场种类较少,目前主要集中在电能量市场和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并且在《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明确实现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基本全覆盖,短期内调峰市场功能将逐步被现货市场取代,虚拟电场将无法获得调峰收益。二是市场准入标准差异较大,如山东要求调节能力不低于5兆瓦,山西要求调节容量不低于20兆瓦。三是批发和零售市场价格传导存在衔接不通畅、效率损失等问题。

针对各方对虚拟电厂定义和功能定位还缺乏统一认识等问题,《指导意见》明确“推动虚拟电厂因地制宜发展”,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制定虚拟电厂发展方案,加快培育虚拟电厂主体,加快推动虚拟电厂通过公平参与电力市场或需求响应,开展综合能源服务,拓宽收益渠道。

杭州思度云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庆指出,真正意义的现货市场,将是各地虚拟电厂发展方案的“试金石”。近年来,我国现货市场建设进入加速期,但还没有实现交易价格充分波动、交易品种丰富的成熟阶段,光靠有限的需求响应补贴资金,尚不能撑起虚拟电厂的价值空间。另外,虚拟电厂盈利的核心在于构建专业的资源开发、管理、运营、调度、交易的复合型专业团队,未来,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深入,须着力提升团队的综合运营能力。

多主体参与中的民企突围

虚拟电厂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灵活性资源聚合平台,不仅为能源行业带来技术革新,更为民营企业创造了参与能源革命的新机遇。

《指导意见》明确,“鼓励能源企业、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其他各类企业积极投资虚拟电厂,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参与虚拟电厂投资开发与运营管理,共同推动技术及模式创新。”

目前,我国虚拟电厂市场的参与者主要包括“老牌”能源央国企及其控股公司、民营企业上市公司以及新兴创业公司等,形成了多元化的竞争格局。

其中,民营企业凭借其灵活的运营模式和创新型技术优势,有力推动了虚拟电厂的快速发展。

凡鹏飞介绍说:“参与虚拟电厂的民营企业主要包括民营售电公司、能源服务企业、能源科技公司、电动汽车企业、新能源企业、电力测控设备制造企业等。在上海、深圳等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超过半数的在运虚拟电厂由民营企业投资。”

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虚拟电厂的进一步建设,门槛准入标准会将持续提高,这对虚拟电厂运营商提出了更高要求,民营企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当前,或许可以说是民营企业入局虚拟电厂的较好时期。

恒实盛景能源科技公司市场总监刘卓认为,《指导意见》对民营资本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能够看到国家以虚拟电厂作为杠杆、撬动用户侧万亿市场的决心,也能够见证电力体制改革历经10年后,虚拟电厂在逐渐撼动电力系统的计量和结算模式。“社会资本应该也必须成为活跃市场、拉动能源内需的中坚力量。”刘卓表示。

如何鼓励更多民企入场,在此赛道大显身手?

凡鹏飞建议,一方面,应积极鼓励民营资本结合自身售电公司、专业聚合服务商等身份,积极切入虚拟电厂服务领域,参与虚拟电厂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不断丰富虚拟电厂的投资业态。另一方面,应持续提高政策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通过提供低息贷款、信用担保、发行绿色债券等方式,为民营企业发展虚拟电厂提供资金支持,降低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和经济压力,同时鼓励探索建立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降低民营企业投资虚拟电厂建设运营成本。

吴鹏表示,首先虚拟电厂要提升负荷管理能力,通过完善内部能源管理平台、提升管理模式、增加配套储能设备等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做好能源的高效管理和调节,从而更好响应电力市场的价格信号,推动虚拟电厂更好参与电力系统运行并获得合理收益。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对用户的零售套餐,引导用户有序参与调节。

“未来,随着市场机制完善、市场数据信息充足,将会有更多民营企业参与到虚拟市场建设中来,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吴鹏说。

“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让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发挥核心作用。尤其是推动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持续放开,通过电力零售价格市场化及批发零售价格挂钩,实现价格的充分波动,引导各类资源参与电力系统和市场平衡,并获得足够收益,才能推动电力用户真正参与电力市场化改革,推动虚拟电厂业务落地。”俞庆说。

多点发力之下,伴随着政策红利、电力现货市场全面放开和AI大模型的技术突破,这个“隐形电厂”或将成为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的新的切入点。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413/50001715.html

责任编辑:cao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