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储能行业迎来新一轮发展周期,多家头部电池厂商储能产线满负荷运转

来源:储能早知道 发布时间:2025-04-10 13:39:52
分享

今年以来,全球储能电芯市场迎来供需格局的显著变化,多家头部电池厂商的储能产线几乎全部满负荷运转。

近日,有头部储能集成商对外透露:“据公司采购部门反馈,确实出现了向电芯厂催货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公司很多储能订单都集中在4月份和5月份交付。”

业内人士认为,这一现象的背后,是政策驱动、新兴市场需求爆发以及算力基础设施需求激增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

政策驱动,需求激增

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规定存量项目需在2025年6月1日前并网,以享受“差价结算机制”的政策红利。这一调整直接导致大量储能项目集中抢装,短期内推高了储能电芯的需求。

业内人士表示,尽管政策调整初期带来了供需紧张,但从长期来看,市场化机制的完善将更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企业主导市场,扩产步伐加快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研究员何卓新指出,全球储能电芯市场已形成以中国企业TOP10为主导的格局,尤其是300Ah+大容量储能电芯的性价比优势显著,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头部厂商的竞争力。

与此同时,为应对市场需求,多家头部企业加速扩产:  

4月8日,亿纬锂能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孙公司亿纬匈牙利近日获得当地政府建筑许可,将在德布勒森市建立电池制造厂,此举将有效推动公司在匈牙利的建设需求,且有利于各方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和优势,进一步扩大动力储能电池的产能规模。

3月1日,宁德时代公开了其在山东东营新增40GWh电池产能的计划,并投资5亿元建设2GWh生态储能Pack生产线,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未来储能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普遍有不错的增长前景,市场需要优质的产品。”对此,宁德时代有关人士认为,公司储能产品在安全、长寿命等方面获得市场高度认可,并非单纯通过低价获取订单,可保持合理的利润水平。

算力需求与能源转型双驱动

随着AI和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电力稳定性需求激增,算力中心配套储能成为新蓝海。

根据上海有色网收集的数据,2021年以来中国储能电芯和储能系统集成的产能都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储能电芯,2022年以来,产能加速增加,2024年达到607GWh。储能系统集成的产能则在2024年达到了436GWh。

尽管2025年国内新增储能装机预计超110GWh,同比增速超60%,但短期内供需错配现象依然存在。部分储能供应商坦言,当前市场竞争激烈,不少企业“以价换量”抢占市场份额,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何卓新建议,行业需加快市场化转型,培育独立储能生态,并通过技术创新(如固态电池、全钒液流电池等)提升竞争力。  

储能行业正迎来新一轮发展周期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具备技术壁垒、海外渠道及全链条服务能力的企业将主导市场。在能源转型与技术融合的背景下,储能行业正迎来新一轮发展周期,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和电力稳定性的需求持续增长,储能电芯市场的强劲需求有望延续,推动行业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410/50001656.html

责任编辑:cao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