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运营商巨头中国移动,踏入储能赛道。
日前在储能展上,中移能源公司展出了多款储能产品。
通信运营商跨界能源运营商,意欲为何?
01.中移能源储能系统,瞄准通信+算力
2023年12月,中移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移能源”)注册成立,该公司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后者为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中移能源,定位绿色能源解决方案服务商,核心业务涵盖数字储能系统集成、智能微电网、数据中心节能改造及智慧能源管控运营等领域,围绕“发-转-储-用”构建全链条能源服务体系。
据中国移动年报数据,2024年中国移动累计开通5G基站超240万个,已打造全球首个规模商用5G-A网络,智算规模达到29.2EFLOPS;2025年的建设计划是累计开通5G基站275万站,智算规模超34 EFLOPS。
5G基站主设备空载功耗约为2.2~2.3kW,满载功耗约为3.5~4kW,以满载功耗计算,中国移动截至2024年底开通的240万个5G基站,一年的能耗约为840亿kWh,假设一度电价格为0.8元,那意味着中国移动一年光5G网络产生的费用就有670亿元。
这仅仅是5G基站的能耗,作为运营商“左膀右臂”业务的数据中心同样是公认的能耗大户。
面对能耗暴增困境,通信运营商一方面寻求技术创新拐点,另一方面也亲身上阵尝试解决能源供给问题。
2023年12月底,中移能源成立,是中国移动解决能耗困境以及能源领域业务突破的关键力量。
依托于中国移动强大的技术生态、网络资源以及供应链,中移能源聚焦信息通信、数据数据中心两大场景,已推出浸没式UPS锂电、工商业储能、应急供电、低温光储备一体化解决方案、通信站点备储一体化解决方案等储能相关产品及解决方案。产品及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全国各地的通信基站、数据中心等。
比如,针对极寒地区的通信站点建设,中移能源推出了低温光储备一体化解决方案,主要由低温型浸没式智能锂电、光伏自清洁优化器、光伏组件、MIMO电源和保温型机柜等产品组成,聚焦攻克锂电池的低温应用及安全难题,助力极寒场景的站点通信,尤其是纯光/叠光站点的建设和稳定运行。目前该解决方案已在漠河、哈尔滨、乌鲁木齐、阿勒泰等地通信基站项目落地应用。
在储能展上,中移能源还发布了信息通信用全时浸没式锂电池系列新品,该产品为100kW/215kWh储能柜,采用“电油预装+乐高连接”设计模式。配置动态全时浸没(可选),可做到100%不起火,气体灭火+水喷淋多层次防护。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可选),提升管控颗粒度2个数量级,先进热管理能耗降低30%+,采用三级BMS架构,支持故障检测、故障分析等智能巡检功能。
还推出20尺集装箱储能,规格2.5MW/5MWh,浸没式液冷/冷板式液冷可选,主要用于智算中心、工业园区、高能耗企业、独立储能电站等。
河南数据中心储能系统
算力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生产力。然而,数据中心能耗巨大,目前没有公开统一的全社会大数据中心能耗数据,但从不同渠道得到的数据进行估算中位数,2025全年全行业数据中心用电量大约为2000亿千瓦时。随着AI技术的大规模应用,预计这一数字将来会持续攀升至大约4000亿千瓦时。
数据中心耗电量持续攀升,绿电直供将成为破局之道。
然而风、光等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的特点,在此背景下,储能等不间断电源备电系统已成为保障绿色数据中心电力供应的“新刚需”。
中移能源也已推出智算(数据)中心用浸没式锂电池,主打高安全、长寿命,在保障电池系统安全的同时,降低电池系统占地空间,提高机房供备电密度。
02.通信运营商,从能源消费者走向生产者
通信运营商跨界能源,不光是为了解决自身能源消耗问题、降低运营成本,更多的还是业务层面的外拓探索,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能源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运营商作为信息技术和通信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具备跨界能源领域的天然优势。
运营商作为信息科技巨头,基于信息能源基础理论创新和关键技术研究,可进一步打造信息能源产业新生态,叠加数字技术能力优势,可开辟能源运营管理赛道。
此外,随着电力市场改革深入,运营商可通过虚拟电厂等形式,将海量分布式站点能源聚合起来,参与电力市场,同时也可利用自身在能源生产和消费数据的优势,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以提高经济效益,从能源消费者走向消费者+生产者。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409/50001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