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国企对于民营企业项目的收购,通常采取四种收购策略
一是取得备案机关同意后的股权转让;
二是合资开发模式;
三是预收购模式;
四是收购项目公司股东的股权就是夹层收购模式。
2023年以来,分布式光伏投资开始面临配储、分时电价、接网容量饱和甚至是市场化交易的一系列未知风险,分布式光伏投资的不确定性愈发显著。
某央企在年度投资计划柔性调剂通知中提出,由于外部政策、市场环境的变化,将收紧新能源项目并购,进一步强调严控风险。通知指出,要严禁超计划投资,严格落实项目投资收益标准、投资决策的合规性,严控造价水平,保障项目质量,强调项目的质量和经济性。
近期以来,多家央国企高层领导岗位频繁变动,电力央企一把手对新能源的发展定位,则如“蝴蝶效应”对国内新能源投资格局产生不同影响,尤其是随着进入“十四五”后期,或反应到央企的新能源投资节奏或策略中。事实上,随着新能源全面进入电力市场化交易以及配储比例的不断上升,叠加产业配套愈演愈烈、新上任的领导如何决策新能源的投资力度,以及应对当前的投资风险,也将进一步反映到整个新能源投资市场。
进入“十四五”以来,各电力央企对新能源规划的目标都在稳步推进,在以新能源为主的大背景下,风、光、储仍将是电力的主要投资领域。进入“十四五”中后期,随着新能源与系统融合的逐步加深,叠加全面入市的不确定风险,新能源投资逐渐迈入深水区,而近期频繁的人事调动,则为当下的新能源投资格局带来了更多的变数。电力央企每年都有固定的投资计划以及发展目标,此前有部分新增装机是通过市场化并购来达成年度发展目标,之后各央企陆续收紧了新能源投资并购的力度,当下主要以自主开发、联合开发的方式,通过内部调剂投资计划来推进年度发展目标。
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的不断攀升,新的挑战也在接踵而来。一方面土地、税费、产业配套、储能配比等非技术成本不断高涨,产业链降价带来的空间并未能完全反馈到央企的投资收益增长;另一方面,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推进,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带来的电价不确定性,改变了传统的新能源投资模型,在意识到这些变化之后,不少央企已经开始优化新能源的投资思路。
“近期国家出台的加快推进电力现货市场、新能源全面参与电力市场等一系列政策,进一步加剧了电价不确定性风险,电力央企开始加强项目投资管理,要求下属单位优化投资思路。”
“年前已经有央企提出不再收购年度计划外的新能源项目了”,上述人士指出,“当前,央企的投资决策较为谨慎,并且非常强调程序合规。”
事实上,自2022年以来,随着补贴核查的推进、国资委相关考核的收紧以及央企对于新能源投资市场的愈发了解,部分央企在新能源并购的力度有所收紧,个中问题更多体现在合规性方面。2022年9月,《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正式印发,电力央企在新能源项目开发、并购方面的合规性迎来更严苛的审核。
国资委也在对央企参与新能源提出更精细化、更专业化的要求。去年以来,新能源领域的专业化开始陆续启动,去年以来,华能、华录、中国电科、中广核、南方电网、华润、三峡、国家电投、中煤、国家电网等央企均有不同的专业化整合。
据国务院国资委产权管理局负责人谢小兵透露,国资委也将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引导中央企业负责人更加关注、更加重视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新能源开发投资迈入新的发展时期,新形势下,参与企业的投资力度、节奏以及策略将随着市场进行调整优化,而这将对整个新能源投资领域带来进一步的变化。
发布人:liuyazhen关注索比储能官方微信,第一时间获取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