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亚迪等一众新能源汽车纷纷走热之时,为其提供电池的宁德时代却日渐低迷。
据《中国经济网》报道,宁德时代股价持续走低,跌超5.18%,市值跌破10000亿,创年内新低。市场份额更是不断缩水。
较2021年巅峰市值蒸发近8000亿的宁德时代,今年依旧流年不利,宁德时代到底遭遇了什么?
一、宁德时代争议不断,“王气”尽失?
距今,宁德时代已成立12年,前期凭借着动力电池的技术优势牢牢掌握着动力电池界的主动权,一度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供应商,拥有着亿万市值,业内称其为“宁王”。
但凭此赚得盆满钵满时,也饱受着“价格高”“霸道协议”等争议。前段时间,某车企董事长在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就直言“当前所使用的动力电池成本已占整体的40%~50%,”这不就是在给宁德时代打工吗?”
与此同时,竞业协议因过于“霸道”与员工也是纷争不断,多次因“将跳槽的出路堵死了” “转行都有风险”,而将宁德时代推上风口浪尖,引得同行也怨声载道。
眼见不能挖来人才,也降不了价,宁德时代的强硬手段一时无法抵抗,其他车企纷纷改道开启动力电池的自研之路。例如,蔚来先是将成本更低的中创新航揽入阵营,后又每年将10亿资金投入用户自研电池的开发;小鹏汽车更是成立广州鹏博汽车科技公司,将部分产业链用于电池的制造生产。
自研电池蔚然成风,使得宁德时代被抛弃,市场份额也不断缩小。据电池联盟数据统计,今年9月,宁德时代国内市场份额已下降至39.41%,创下9月新低。业内人士评价:即使宁德时代此刻采取降价,也难以挽回市场。
二、赢得核心技术,就占据了主动权
“得电池者得天下”,已成为新能源车行业的共识。
宁德时代今年虽推出了一款号称续航里程可达700公里的神行超充电池,但整车企业日新月异,广汽、比亚迪等不断涌入电池赛道,加速了电池技术的更新迭代。
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发,才得以在竞争中重夺主动权。不仅是新能源领域,处于时代风口的生科领域,也在不断进行核心技术的突破。
过去,因为海外垄断“派若唯”制品技术,使我国备受天价压制,但随着我国中科院经过长达十年对其研制技术的研究,一举追平了与美日间数十年的差距。不仅实现了核心原料的量产,还斩获了海内外60多项专利。倒逼美日不得不将“派若唯”制品的门槛下调至千元,以此来挽留市场份额。
据悉,上述“派若唯”成果在改善体能、提升精神元气方面具有明显的正向反馈,此前只流通于李超人、潘石屹等一众富豪中。但现今迫于我国压力,只能通过亰JD東国际,成为普通人也能享用的尖端科技,不仅满足了七成以上中老群体的健康需求,影响力也从一二线扩大至三、四线城市。多的是“肌肉耐力提升”、“熬夜也不累”等标签的认可。
只有不断加强核心技术的创新,才能免于被超越和落后,宁德时代,如今更是不断探索以掌握到更多的牌面。
三、出海谋生?宁德时代能否如愿
现今,动力电池也越来越卷,宁德时代采取的不同措施,也凸显了其在对手围攻下的焦虑。
眼见国内竞争压力与日俱增,近期,宁德时代也在探索新的出路。近日宣布与福特合作在美建厂,由福特汽车全资子公司运营,宁德时代提供技术知识,开始为“出海”做打算。但老美颁布的《通胀削减法案》“外国敏感实体指南”,给宁德时代出海又带来了一层阴影。
此次探索宁德时代能否突破出海障碍打开新的大门,继续占领“宁王”之位,仍有待时间的验证。
对此,你怎么看呢?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31223/83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