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景复刻风电成功经验 首提储能全周期解决方案

来源:碳索储能网  
2023-09-12 11:47:06
近期,在第十届中国国际光储充产业大会上,远景首次对外提出了构建储能全周期解决方案的理念。全周期解决方案,是指覆盖储能从选型选址、工程设计、工程建设、资产运营、市场交易等全过程环节的解决方案能力。

远景在储能领域以坚定走全栈技术道路闻名。远景集团高级副总裁田庆军表示,远景深刻理解电芯不等于储能,储能是电芯、电力电子和电力系统的完美结合,好的储能一定是好电芯,但好电芯不一定能做出好的储能系统,全栈技术能力对储能系统的专业集成至关重要。

远景2019年收购了电池科技企业AESC后,具备了自有的电芯技术能力。2021年远景推出第一代智慧液冷储能解决方案,在率先量产的自研305Ah大电芯的基础上,构建了全栈技术能力,从电芯、PCS、EMS、BMS到SCADA系统均实现了自研自制。

大会同期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储能展览会上,远景展出了新一代智慧液冷储能解决方案,在前代基础上进行了全栈技术优化升级,其中电芯体积不变,容量提升到315Ah,循环寿命达到12000次,前1200次零衰减,实现了更高能量密度、更低度电成本。

远景此次提出储能全周期解决方案理念,从全栈的产品能力拓展到全周期的服务能力,也是业内首个提出为储能投资商提供全周期服务的储能厂商。

田庆军表示,正如储能系统集成不等于电芯,好的储能电站也不仅是储能系统,还包括储能项目全周期的系统优化,甚至超出储能项目本身,从源网荷储的整体系统优化的角度来定制储能。

田庆军指出,储能目前正处在爆发式增长期,但相关主体缺乏经验积累,在前期设计、功能配置、电站运营、市场交易等方面存在巨大的优化提升空间,全周期的能力可以帮助投资商降低一次性投资成本、运维成本,并提升在电力市场的收益。

远景旗下的远景能源是全球领先的风机制造商,远景储能的全周期解决方案与远景在风电领域的成功经验相关。

远景能够在风电项目前期就介入优化设计,包括集电线路优化、场内道路优化、定制化塔筒等,帮助客户大幅降低初始投资;通过项目机位微观选址、风资源后评估、智能化资产管理等又可以帮助客户实现更高发电量。

2014年,远景整合体系内资源,在前期风电全周期价值创造经验基础上,正式推出了 “智慧风场”产品,发布了格林威治智慧风场全生命周期设计平台,为风电投资商提供标准化的全周期服务。

据悉,远景格林威治平台基于大数据,通过应用及集成先进算法和云信息技术,具备风资源评估、排布选址、风机基础设计、道路与平台优化、集电线路优化、概算与经济评价等的一体化设计能力,服务于风电场规划、设计、建设、运行闭环。

田庆军介绍,在风电发展的早期,远景可以比对手高出每千瓦数百元中标,是因为相关主体缺乏经验,远景通过全周期的服务能力,为投资商创造了远超每千瓦数百元的额外价值。

“今天的储能比当年的风电更需要优秀的合作伙伴。”田庆军说,储能几乎是在一夜间爆发,全行业在电站设计、功能配置和后期运维上同质化严重,存在巨大的浪费和资产管理的风险,储能投资商需要优秀的合作伙伴,提供全周期服务来帮助降成本、去风险。

储能行业还处于规模化发展的早期阶段,储能系统性能不达标、设计不合理,将导致储能电站运行阶段成本额外增加,这可能会导致投资模型失效,收益不达预期,甚至可能亏损。

“未来两到三年之内,各种问题就会爆发。” 田庆军表示,不仅是安全性问题,投资模型失效将是一个更普遍的问题。

田庆军指出,投资商选择具备全周期能力的储能合作伙伴,可以在项目前期介入,优化设计和功能配置,降低一次投资成本;项目投运后,可以通过智能运维降低运维成本,在20年的周期内,可以通过优化交易策略,来提高参与市场交易的收益,修复投资模型。

远景已经布局了新能源电站开发业务,具有丰富的新能源电站建设管理经验,打造了全栈自研的储能系统产品,第一个在业内提出了储能的本质是交易,用软件来定义储能,让储能更智能、懂交易,具备了储能全周期的技术能力。

据悉,远景整合体系内资源,已经将储能的全周期价值创造作为差异化竞争的一个重要方向,并具备了大量的案例实证。

针对多个储能项目,远景新一代智慧液冷储能解决方案结合场站级集约设计,帮助客户减少了更多征地、实现更低成本;新能源配储项目则通过定制化设计,优化选址和容量配置,已交付项目降低投资数百万至数千万元不等。

在储能参与市场交易方面,远景在英国给客户提供端到端、软硬件一体储能解决方案,项目使用远景智能化软件及算法参与市场交易;在国内内蒙、甘肃等地现货市场,远景电力交易策略系统,帮助客户平均每百兆瓦时每月增收可达100万元。

“投资商不能只看储能系统产品的价格,还要考虑在全周期内降成本、增收益。”田庆军说,具有全周期能力的储能厂商,将帮助投资商“走的更稳、更远。”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30912/80232.html

责编:caoyang
关键词:
碳索储能网版权说明:
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储能网或碳索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