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车网互动打破新能源不可能的“三角”

来源:碳索储能网整理 发布时间:2022-07-05 09:01:42
分享

7月8日14:30索比储能网特邀对流增强型自分层电池发明人、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孟锦涛博士,武汉大学电气学院原副院长陈红坤教授,武汉轻工大学硕士生导师何貟副教授,《电动车用锌空气电池》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伟春总工程师以及温伯格科技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张承建先生对长时储能、铁/锌基自分层液流电池储能系统进行深度分享。

绿色低碳发展是新能源汽车在进入市场化发展之后下一个重点任务,把充换电与电网融合,从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协调推进充换电服务,是新能源汽车新生态的发展重点。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兼技术部部长王耀提出,要联合动力电池企业、整车厂、充换电运营商等产业链的各环节代表企业,探索电池资本化运行商业模式的可行性,以及多场景复合应用,共担动力电池成本,降低新能源汽车首次购置价格,降低新能源二手车折损率,推进新能源汽车纯粹靠市场化的普及应用。

或提前实现碳中和

在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德翔看来,当今世界,已经从传统的工业时代,跨入到新工业时代;从传统的能源时代跨入到新能源时代;从传统的消费互联网时代,跨入到新工业互联网时代。低碳绿色发展成为这个时代的迫切要求。“电动车作为一个储能单元加入电网,可实现零成本。而“电动汽车+充电网”,是实现2060碳中和的最佳路径。如果中国大规模发展电动汽车,碳中和实现的时间可能会从2060年提前到2050年。”于德翔乐观地判断,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到70%以上,保有量将达到5000万辆;公共桩达到500万根,私家桩达到2000万根;每年的充放电量将达到5000亿度。如果有1/3的电动汽车能参与到储能中,每辆车每天释放10度电,每天储能将达到2亿度电;如果未来有1000万块退役电池也参与到其中,可以达到每天1亿度电的储能。充电对碳中和的影响,使得充电服务商如果不考虑电动汽车的储能,将会被淘汰。

度普(苏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吴峰杰表示,在一些有峰谷差的地方,通过能源管理,充放储一体的模式可以做峰谷的弥补。国网商用电动汽车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海晓涛也表示,车网互动将会发挥电动汽车的减排优势。

羿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洋称:“车电分离可以激发动力电池的金融、信息、科技、能源多重属性,加速电动化和智能化生态变革。”在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杨烨看来,在换电基础上,与新能源汽车用户、电网结合,共同形成面向低碳电网的新型社会协作体系。根据新能源风、光发电的特性,多发多充、少发少充、不发反充,打破新能源不可能的“三角”,促进新能源电力系统发展,实现“车-站-网”互动的电网供给,深度减碳,大幅度降低发电厂的碳排放。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20705/48069.html

责任编辑:储能wenyan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