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同意国国机重装重新上市。二重装备目前在建飞轮储能装置智能工厂建设项目总投资2.2亿元,占地面积83亩,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2000套飞轮储能装置的生产能力。
作为国机重装的前身——中国二重,经历了从涅槃新生到旗舰远航的蝶变。中国二重始建于1958年,是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是世界重大技术装备领域少数具备极限制造能力的企业,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发挥着战略性、基础性的重要作用。2011年以来,因受行业、自身运营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中国二重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陷入破产清算的边缘。2013年7月,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在国资委的关心支持下,国机集团与中国二重实施联合重组。2015年5月,中国二重主业上市公司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二重重装”)选择主动退市,成为我国资本市场退市制度改革首个成功案例,赢得了市场的认同和投资者的认可。
主动退市以后,中国二重及二重重装按照中央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部署,通过债务重整去杠杆、盘活资产去产能、瘦身减负去库存、提质增效降成本、整合资源补短板,业务布局、资产质量、运行机制不断优化,运营成本、负债水平、人员规模趋于合理。2016年、2017年,中国二重分别实现利润总额5.33亿元、5.66亿元。中国二重改革脱困实践成为了探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国企改革重组的典型案例。
2018年3月,国机集团以浴火重生后的中国二重核心制造主业为平台,整合中国重机、中国重型院等集团内重型装备板块优质资源,组建的集科工贸于一体、覆盖全产业链的国家高端重型装备旗舰——国机重装正式运行。2018年底,国机重装实施完成了定向发行,落实了国有资本金权益,并从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中央企业中引进了5家战略投资者。国机重装资产负债率进一步降至60%以下,促进了企业轻装上阵,也进一步优化了国机重装多元化产权结构。2018年、2019年,国机重装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5.23亿元、92.65亿元,利润总额6.2亿元、6.4亿元,保持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势头。
近年来,国机重装围绕“锻造国机所长、服务国家所需”,加快推进传统领域转型升级,着力解决“卡脖子”难题;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机遇,加快推进新兴领域开拓创新,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成功研制12000吨航空铝合金厚板拉伸机、19500吨自由锻造油压机、新型智能化热模锻压力机等重大成套装备;成功研制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高中压转子、百万千瓦级核电常规岛转子、百万千瓦级水电水轮机铸锻件、重型燃气轮机复合转子、国内最高水头长龙山抽水蓄能机组转子中心体等高端铸锻件;成功研制CAP1400冷却剂主管道、堆芯补水箱及海外首堆“华龙一号”主管道等核电装备;成功研制2400吨级锻焊加氢反应器,刷新全球同类产品重量纪录;100kW飞轮储能装置实现示范应用,50kW、200kW飞轮储能装置同步系列化研制;年产60万吨粉煤热解回转反应炉成功投产运行,年产120万吨粉煤热解回转反应炉加快研制;垃圾熔融裂解装备投入生产运行,油泥污染物处理装备投入试验运行。
二重高端装备产业园中二重德阳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00kW飞轮储能装置”,在德阳研制成功并通过专家鉴定,综合性能指标达到同类产品国际先进水平,并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绿色数据中心先进实用技术产品目录(2019年版)》。国内以前所用高速、大功率飞轮均是国外品牌。此次研制的飞轮储能装置不产生污染,一台100KW飞轮储能装置的使用,将减少100块铅酸电池的使用。而一块废旧铅酸电池的处理将形成70平方米以上的土地污染。同时,飞轮储能装置的占地面积仅为铅酸电池的1/4,使用寿命将较铅酸电池长15年以上。
2019年12月12日,国机重装向上交所提出重新上市申请。2020年3月13日,上交所根据上市委员会的审核意见,做出了同意国机重装重新上市的决定。
综合整理自国机重装、北京商报、德阳市科技局等